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闭幕前的午餐会上,若干位政商界人士开始了轻松的午餐对话。轮到周小川讲话时,他表示:“我在想是站着说还是坐着说,我发现在座的政治家都喜欢站着说,我是搞经济的,应该坐着说;坐中间的站着说,我是坐在边上的,还是坐着说。现在演讲台也撤走了,我还是坐着说吧。”
你看,我们做新闻的就是喜欢过度解读。本来人家可能就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总是能正襟危坐得说一句:一语成谶啊!这是周行长在下意识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焦虑啊!中国历来的做官文化讲究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如果说央行权威不够,岂不是说我们不怒自威的周行长权威不够?(注意,其实这种言论和吴晓灵副主任说得央行职能权威有所区别)
但是,我们总归是要分析,为什么央行要纠结于自己权威与否的话题。给定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宽松货币环境形成后,中央财税获利巨大,今年第一季度,财税同比增幅就高达32%,这可是若干倍于我国的GDP增长的数字!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大型国企同样获利了得,这些企业先天就拥护凯恩斯主义,在他们看来那些已经颇为市场化的央行官员不过是技术官僚而已,在中国特色面前不堪一击。
也正是因为央行职能的不明晰,在通胀已经形成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都不过是亡羊补牢,而在陈志武教授看来,如今“**不该管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没有,短期是经济结构扭曲,长期则必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