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基金与课题申请
2011-5-24 11:04:36
有钱资助是好事,不过希望能分配给踏踏实实做出一些成果那些能坐得住冷板凳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05:37
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可以领那么多基金  希望出成果 造福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10:50
哈哈,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20:29
chengruilong 发表于 2011-5-24 09:02
能做出相应的成果就行
不太可能作出相应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25:03
希望拿这么多的经费,真的出点贡献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29:16
希望经费能和成果成正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35:15
呵呵,很正常,人家那么大的官,不贪污,靠学术弄点钱,你们都不愿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53:01
这个不稀奇,我们单位(小单位)一主任,10年前也搞了一笔自然基金,买了一头猪养了一年,杀了,找人造了一篇文章,发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54:20
中国铁人真多,科研、贪污、吃喝、考察、旅游都不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1:58:46
很多啊   怎么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03:11
基础研究就是投入高,但回报存在不确定性。西方的很多私人基金会和**基金资助的基础研究也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07:08
能拿到项目的几乎个个都是领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08:05
这么多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08:10
撸过,微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12:08
基金总额并不等于完全自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12:29
自娱自乐一下而已 成果是什么? 我看一些国家社科话5、6十万就出一本专著 搞笑之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14:24
问题是这些钱真的用在该用的地方,还是靠着头衔获得了一些“经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14:53
我不能做任何评论,我希望我们国家的基础科学,尤其是自然哲学都能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16:49
佩服领导科学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22:11
。。。悲剧就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25:29
成果??中国的这些基金项目,有什么成果,说出来的成果,你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29:03
上海交通大学陈赛娟院士团队成果在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
2011年3月13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以长文形式(article)系统报道了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家在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30:13
又要产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30:59
另外,级别比较高的国际期刊今年发表的还有。
国际风湿病学领域著名杂志Arthritis & Rheu matism (IF:7.332)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鲍春德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α干扰素致敏促进脂质吞噬和泡沫细胞形成:α干扰素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机制》,并配发了编者按。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对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理解,并为今后的临床提供了可能的治疗靶标。
2011年02月国际生物科学研究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此次发表的“新的家族性FSGS易感基因INF2致病机制的新发现”一文,本研究项目得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EPT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同时,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性肾脏病实验室对本研究项目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2011年 01月18日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PNAS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anuary 18, 2011, doi:10.1073/pnas.1019219108;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recent)。姜宗来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血管细胞分化与迁移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33:27
自然》杂志推出全球科研机构排行榜
自然出版集团推出全球科研机构排行榜

评价指标为去年在《自然》及其子刊发表论文数;哈佛大学居首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3月24日推出一个新的全球科研机构排行榜。该排行榜的评价指标只有一个——各科研机构2010年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这些论文仅指“Articles & Letters”。

在首期排名中,美国科研机构不出意料地大获全胜,占据了前50名中的33名。其中哈佛大学以238篇论文排名第一。前十名分别为:

美国哈佛大学:238篇论文,得分(根据论文作者情况折算所得)72.72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82,得分55.22

德国马普研究院(含多家研究所):157,得分50.37

美国斯坦福大学:101,得分44.0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82,得分35.91

日本东京大学:80,得分34.3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含多家研究所):107,得分32.70

美国耶鲁大学:67,得分29.72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71,得分28.5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67,得分28.28

前50名中上榜的中国科研机构为中国科学院,排名32,论文数40,得分13.35。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制作者指出,美国加州大学系统10所分校未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否则头名非它莫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40:07
陈赛娟院士团队成果在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由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院士等人领衔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白血病研究领域又有重大发现。该研究团队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亚型(AML-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解读了基因组中基因编码区域的信息。他们发现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基因在AML-M5中存在高频突变,该基因的突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对其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研究表明DNMT3A突变很可能在单核细胞系受累的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结果为该类白血病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2011年3月13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以长文形式(article)系统报道了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家在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现为骨髓和外周血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增多,其临床进程凶险,患者易发生髓外浸润,3年平均无病生存率仅有25%,且复发率高。因而寻找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和治疗手段,改善该型白血病疗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全面揭示该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个体化和靶向治疗。基因异常是白血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自2008年6月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各个研究中心展开了大量的肿瘤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推动肿瘤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通过全外显子组捕获和第二代测序技术,成功获得了14例AML-M5患者白血病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区的序列信息。经过有效的生物信息学过滤分析以及严格的验证,检测到累及63个基因的73种突变,不仅包括一些已知的白血病致病基因,还发现了大量新的突变基因。基于严密合理的理论分析,研究者选择了其中6个基因在近100例的M5型白血病标本中进行全外显子扩大规模测序验证,发现DNA甲基转移酶3A的编码基因——DNMT3A在M5型白血病中突变率高达20.5%,其中累及第882位精氨酸密码子的突变频率达18.8%。存在这一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完全缓解率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只有7个月,而无此突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则可达到约19.5个月,提示在今后的治疗中对携带此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者抓住这一重要发现,进一步研究了该突变基因的功能。他们通过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分析、酶活性生物化学测定以及细胞增殖实验,证实该基因突变位点编码的氨基酸位于蛋白质的重要功能域,影响了蛋白质的正常功能,从而赋予细胞恶性增殖和转化的能力。研究者进而用表达芯片和甲基化芯片等先进技术手段,对DNMT3A突变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挖掘,发现了包括HOXB家族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基因在DNMT3A突变的标本中DNA甲基化程度下降且表达水平升高,已知HOX家族基因与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使得DNMT3A突变在M5型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变得更为清晰。有意义的是,他们还发现M5型白血病中已知的另外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MLL基因异常与DNMT3A突变很少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两种基因突变率总计占M5型白血病患者的40%。MLL基因编码的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其异常亦可以通过调节HOX家族基因引起白血病的发生。而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均是十分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形式,它们作为基因组以外的遗传密码在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第一,首次解读了M5型白血病的全外显子组序列,为人类肿瘤基因组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揭示了DNMT3A突变在白血病中的潜在致病作用,为白血病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同时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第三,在机理上不仅将肿瘤发生中的两种重要机制——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联系在一起;同时将两种表观遗传学的调节形式联系在一起,两者很可能通过共同的通路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作用。提示肿瘤的发病机制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这为白血病分子机制的探索开拓了又一新的道路。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的资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44:19
希望他们创造出来的会更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44:49
陈竺和陈赛娟都是院士,他们的导师是王振义,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从学术上说,都是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45:21
中国大学为什么不行,就是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祝贺上交为祖国和世界医学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45:5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