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22 0
2022-05-20
精益思想对现代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的绩效提升离不开成本和效率观念的革新。那么在精益生产中的成本和效率观念跟传统看法有什么区别呢?本文试从几方面加以解说。

01假效率与真效率

效率只有高低之分,哪有真假之别呢?不妨从一个例子中来看。

拴在柱子上的驴和在拉磨的驴都同样在动,耗费了相同的能量,但结果呢?

拴在柱子上的驴没有对人类产出有用的产出,所以效率为零。我们称之为假效率。在拉磨的驴做的是有用功,存在有效产出,因此效率是真的。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时常在抱怨工作很忙,事情太多了,可是那到底是真忙还是假忙呢?看事情可不能只看表面啊。

精益中的观念则是:需要动则动,不需要动则停止效率最高。

02整体效率和个别效率

传统管理法:为了让每个工序制作速度加快,让员工各自操作一台机器,进行快速工作,使用记件工资的方法进行激励。

从表面上看,似乎大家都在努力的工作,但实际上,可售产品的数量只是最慢的人生产的数量。

制造速度快的人对整体是否有效率呢?答案是否定的。整体效率比个体效率重要的多。

因此精益中非常注重产能的均衡和瓶颈环节的消除。

03自动化效率提高了,为什么没赚到钱

事实往往相反:我们发现有的企业自动化改造,局部效率提高了,反而在亏损,为什么呢?没有考虑产线自动化的柔性,切换更慢了,库存更高了,企业运行的目的在于制造利润,不是制造产品。

自动化改造要重视装备的柔性考虑(能较容易的完成多品种切换),并一定要分析自动化改造的投资回报,透过表面效率、关注实际效益。

04努力并不等于有效率

在制造现场,员工的动作有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之分,通过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劳动效率。

努力改善消除不创造价值的工作是人性化的管理表现,只有这样,效率才能提高。

提高效率和强化劳动不同。

综上,精益的核心在于降低成本,高效的协同、柔性的制造、少人化的作业、稳定的品质,集中体现在企业物料均衡且精准的流动,带来周转率的提升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应将缩短制程周期、降低库存作为核心考核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