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ABS】申报文件案例案例解读
首先,本文阐述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概况。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由于其基础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回收金额和时间均不确定,再加上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因此交易结构设置较为简单,通常包括优先级/次级分层设置、流动性支持方案、现金流分配机制和信用触发事件,有些证券还会设置清仓回购条款。
其次,本文通过梳理已发行的97单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不同交易结构特征,总结出三大交易结构设置目的:一是降低优先级证券投资人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激励贷款服务机构尽职履责意愿;三是保障次级投资人基本收益。
最后,本文构建一只虚拟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不同交易结构设计对优先级本息兑付的信用水平和次级证券的收益率水平的影响。
一、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交易结构概述
1、交易结构概述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由于其基础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回收金额和时间均不确定,再加上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因此交易结构设置较为简单,通常包括优先级/次级分层设置、现金流分配机制、流动性储备账户和信用触发事件,有些证券还会设置清仓回购条款。
1.1 优先级/次级分层结构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由于其基础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回收金额和时间均不确定,再加上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因此交易结构设置较为简单,目前仅分优先级和次级两档证券。同时,由于基础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其未偿余额很难足额回收,因此证券发行总额通常小于资产池未偿余额总额;此外,为了保护投资者,提高证券发行成功率,证券发行总额通常还小于资产池预期的回收金额总额。 目前市面上,优先级和次级的比例一般在75%:25%左右浮动,其中建鑫2019-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先级占总发行金额比例最高,为91.1%,工元至诚2018-7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先级占比最低,为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