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学的教学和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实践教学上似乎问题更多。下面是我想到的情况。
第一,在形式上也几乎没人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导。课堂教学还有督导团时常听听课,但对实验课和实习基本不管;在教育部开展教评后学校虽然对毕业论文的检查重视多了,但也限于看看文档格式装订什么的。
第二,对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和使用没有检查;学校对设备不用或很少使用几乎无人问津,更没有责任追究。
第三,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很重视,但获批后建设规划就往往搁置一边,申报单位不做,主管职能部门也不顾问,等到验收评估了就临时凑合材料,甚至作假材料。
第四,实习费多年不增加,并且常被挪用;上面拨的专项实验建设经费不仅不配套,而且还有被挪用的问题。上面的检查也走形式为多。
第五,实践教学多头管理。校外实习归系室,校内实验归实验室;学生社团活动归团委、学工系统,但培养计划中的实习实验归学院;学生的科研活动有归团委管的、也有归科技处管的、还有归教务处管的(主要与项目来自上面什么部门对应,例如“挑战杯”活动主要来自团委系列当然归团委管);校领导层也是各有教学、科研、团学活动的主管领导,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子来抓学生科研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
第六,有些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从没好好做过,即使做了也因时间投入不足、实验条件差而形同虚设;学生去基地实习几乎不按实习计划做,也难做好,放羊的问题突出;企业的支持力度日益衰减。毕业实习就是给学生放假找工作。
第七,学生开课太多、课堂教学时间太多---几乎占四分之三以上,留给学生自学、锻炼、社交、社会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时间太少,制度上对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激励与资金支持也严重不足。
第八,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对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实习等的安排存在随意性、因人设课等问题,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制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没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也没有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学术逻辑。
总之,学校里如今能真正替学生考虑、从学生需要出发去设计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领导、老师还是不多见的,基本都从应付上面的检查需要出发,并且大都各忙各的名闻利养,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好好搞教学呢?实践教学因涉及面更广、更需要经费投入、更复杂,其问题自然更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