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λ的概率密度函数由(174)φλ(z;σ,m,λ)=σν给出σz;α、 β,式中(175)Д(y;α,β)=αβΓ(α)Γ(α+β+1)y-β-1F层β+1,α+β+1;-y,这是随机变量Y的密度:=B1,α/Gβ,其中B1,α和Gβ是独立的随机变量,分布为β和γ分布。其密度为ДB(B)=α(1- b) α-1,b∈ [0,1],(176)ДG(G)=Γ(β)Gβ-1e级-g、 g级∈ [0,∞) .(177)常数α,β为α=2σ2米- σ+p(2m- σ) +8λσ,(178)β=2σ-2m+σ+p(2m- σ) +8λσ.(179)结果(175)与[13]中该密度的明确结果一致(第12页底部的第四个等式)。我们注意到,对于λ>0,常数α总是严格正的。这是B1,α存在的必要条件。命题29(右尾行为)。分布YTλ的右尾由以下公式给出:(180)P(YTλ>z)=z∞zdxφλ(x;σ,m,λ)=Z∞σzdyД(y;α,β)=Φλσz;α、 β,式中,(R)Φλ(y;α,β)是y的互补累积分布:=B1,α/Gβ,其中B1,α和Gβ是作为β和γ分布分布的独立随机变量,其右尾渐近为y→ ∞:(181)(R)Φλ(y;α,β)=Z∞ydwД(w;α,β)=αΓ(α)Γ(α+β+1)y-β(1+O(y-1) )。GBM、年金和亚洲期权的离散和33我们注意到,指数与GBM离散时间的右尾渐近指数相同,几何死亡率在(73)中得出。这可以通过替换(73)中的p=λτ并近似于log(1)来看出- p)~ -p、 指数(182)u=2σ(-2m+σ+p(2m- σ) +8σλ),这与(179)中定义的β完全一致。命题30(左尾行为)。密度Д(y;α,β)的左尾行为为(183)limy→0Д(y;α,β)=αβ=σλ。概率密度Д(y;α,β)接近原点y附近的非消失常数→ 这种尾部行为不同于离散时间情况,在离散时间情况下,我们发现X射线的密度在零点附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