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1-6-1 23:49: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23:33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0: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19:59
有目的性的活动,对于这个目的性活动的主体来说就存在价值!
  
  所以中国没有科学与哲学。
  
答非所问,这跟中国有没有科学与哲学何干?你应该说,你自己认为的,因为你有权利表达你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是正确那是另一回事,而不是没头没由给出一个判断结果!
  
  你未问,我也不是答,而是就事实给个判断,而且这个判断也不是我下的,而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 23:52:26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23:24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0: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19:57
既然没有用,那么,你在这个论坛里干什么?我知道“众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会为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哪里耗费生命的!
  
  哲学也没有用,科学也没有用,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但能说现在没有用,就一定没有用吗?
  
你的意思是想说:因为: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所以说,现在没有用;但是,因为你的研究,使本来没有用的慢慢变得有用了。是吗?请正面回答。
  
  正面回答——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 23:58:16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3:52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23:24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0: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19:57
既然没有用,那么,你在这个论坛里干什么?我知道“众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会为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哪里耗费生命的!
  
  哲学也没有用,科学也没有用,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但能说现在没有用,就一定没有用吗?
  
你的意思是想说:因为: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所以说,现在没有用;但是,因为你的研究,使本来没有用的慢慢变得有用了。是吗?请正面回答。
  
  正面回答——不是。
  
那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 00:07:0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23:58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3:52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23:24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1 20: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1 19:57
既然没有用,那么,你在这个论坛里干什么?我知道“众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会为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哪里耗费生命的!
  
  哲学也没有用,科学也没有用,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但能说现在没有用,就一定没有用吗?
  
你的意思是想说:因为:中国人普遍都不研究;所以说,现在没有用;但是,因为你的研究,使本来没有用的慢慢变得有用了。是吗?请正面回答。
  
  正面回答——不是。
  
那是什么意思?
  
  为利来,为利往的“利”与价值不是一回事。所以两者没有因果关系,不为利与有没有价值,是两码事。
  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有没有价值?勒梅特牧师提出此观点时是为了证明上帝的信仰,这里边没有利的问题,但有价值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 01:24:48
关于“利”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狭义“价值”概念。看来你除了研究感觉与事实的关系之外,好像并不深入了解关于人与物的“价值”方面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 18:04:21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3 01:24
关于“利”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狭义“价值”概念。看来你除了研究感觉与事实的关系之外,好像并不深入了解关于人与物的“价值”方面的关系
  
  那么你所说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定义是不可能的,至少细化一点的解说可以吧。看看,即使按你所说的详细一些的价值含义,是否就能否定我此前所说的 你所谓的狭义的价值 的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 18:46:04
我看到我触到的我想的我表达的,都是我意识之内的,要我证明,我的证明也是意识之内的,好吧,我输了

换楼主来:
请证明我的所有都是意识之内的,难道是我心所想,就是意识之内?我已经越来越不肯定我所想的是源于我的自由了。

或许我的大脑是一个随我经历坎坷而有其独特构造的机器,接收到作者红字的刺激,那些分子啊,细胞啊什么的对其做出应激,然后分泌各种激素控制我的手来按键盘回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 21:20:18
borain 发表于 2011-6-3 18:46
我看到我触到的我想的我表达的,都是我意识之内的,要我证明,我的证明也是意识之内的,好吧,我输了

换楼主来:
请证明我的所有都是意识之内的,难道是我心所想,就是意识之内?我已经越来越不肯定我所想的是源于我的自由了。

或许我的大脑是一个随我经历坎坷而有其独特构造的机器,接收到作者红字的刺激,那些分子啊,细胞啊什么的对其做出应激,然后分泌各种激素控制我的手来按键盘回帖子。
  
  没有什么分子呀、细胞呀,如前所述,一切都在意识中,不过是意识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 23:57:48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3 18:04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3 01:24
关于“利”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狭义“价值”概念。看来你除了研究感觉与事实的关系之外,好像并不深入了解关于人与物的“价值”方面的关系
  
  那么你所说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定义是不可能的,至少细化一点的解说可以吧。看看,即使按你所说的详细一些的价值含义,是否就能否定我此前所说的 你所谓的狭义的价值 的说明。
  
广义的价值与价格概念关系

如果把作为参照系(如果是人则是主体,这里我下面暂且仅仅论述人的价格与价值关系)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直接的实际利害关系用“功用率”、“满足率”来定义价值,那么,主体在比较、权衡环境的间接的还没有成为实际利害关系的事物,并且进而进行选择时,这些事物之间的对比、交换比例就是价格:我觉得存在一种价格(我暂时称之为“自然价格”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代价”,比如,在张三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吃饭、一个是喝水,只能选择其一,选择吃饭、就得放弃喝水;选择喝水、就得放弃吃饭。那么,当张三选择吃饭时放弃喝水就是吃饭的“代价”即价格,价值与价格不同,价值是指参照系本身与环境的利害关系实现运动时的概率或者确定性问题,而价格则是参照系在与环境的利害关系实现运动时这些环境事物之间的的选择对比、交换比例关系。

当然,传统经济学的价格论的价格(我暂时称之为“社会价格”吧)一般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比例关系。比如,张三用一个面包交换李四的一瓶水,那么,一瓶水/一个面包或者一个面包/一瓶水=价格;价格又可以分为:卖出价与买入价。

对于张三来说,一瓶水/一个面包就是卖出价格;一个面包/一瓶水买入价。对于李四则是反之。价格又可以分为:物物交换(马克思经济学的交换价值)、物与货币、货币与货币的价格三种。可见,价值与价格是不同的。

注意:的上面的“自然价格”包含“社会价格”,或者说“社会价格”是“自然价格”的特例。

至于“自然价格”的提出可能已经超出传统经济学的价格论了。

价值是价格之根本,价格的决定不能脱离价值,价格的比例必须以价值的比例为依据。人的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如果相对于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的而言,卖出价最大化与买入价最小化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手段。

马克思的“价值”是社会平均时间价格,还不是真正的价值,但是,我们经过修正可以使这种价格理论来指导个别人生产、交换、消费时,人们追求时间卖出价最大化与时间买入价最小化的过程中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均衡,从而使更大范围的社会意义的价值最大化实现更加接近!具体可以参考我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相对性与如何折算的问题 》。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民间原创经济理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394363&page=1&from^^uid=7179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4 01:20:1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3 23:57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6-3 18:04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3 01:24
关于“利”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狭义“价值”概念。看来你除了研究感觉与事实的关系之外,好像并不深入了解关于人与物的“价值”方面的关系
  
  那么你所说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定义是不可能的,至少细化一点的解说可以吧。看看,即使按你所说的详细一些的价值含义,是否就能否定我此前所说的 你所谓的狭义的价值 的说明。
  
广义的价值与价格概念关系

如果把作为参照系(如果是人则是主体,这里我下面暂且仅仅论述人的价格与价值关系)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直接的实际利害关系用“功用率”、“满足率”来定义价值,那么,主体在比较、权衡环境的间接的还没有成为实际利害关系的事物,并且进而进行选择时,这些事物之间的对比、交换比例就是价格:我觉得存在一种价格(我暂时称之为“自然价格”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代价”,比如,在张三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吃饭、一个是喝水,只能选择其一,选择吃饭、就得放弃喝水;选择喝水、就得放弃吃饭。那么,当张三选择吃饭时放弃喝水就是吃饭的“代价”即价格,价值与价格不同,价值是指参照系本身与环境的利害关系实现运动时的概率或者确定性问题,而价格则是参照系在与环境的利害关系实现运动时这些环境事物之间的的选择对比、交换比例关系。

当然,传统经济学的价格论的价格(我暂时称之为“社会价格”吧)一般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比例关系。比如,张三用一个面包交换李四的一瓶水,那么,一瓶水/一个面包或者一个面包/一瓶水=价格;价格又可以分为:卖出价与买入价。

对于张三来说,一瓶水/一个面包就是卖出价格;一个面包/一瓶水买入价。对于李四则是反之。价格又可以分为:物物交换(马克思经济学的交换价值)、物与货币、货币与货币的价格三种。可见,价值与价格是不同的。

注意:的上面的“自然价格”包含“社会价格”,或者说“社会价格”是“自然价格”的特例。

至于“自然价格”的提出可能已经超出传统经济学的价格论了。

价值是价格之根本,价格的决定不能脱离价值,价格的比例必须以价值的比例为依据。人的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如果相对于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的而言,卖出价最大化与买入价最小化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手段。

马克思的“价值”是社会平均时间价格,还不是真正的价值,但是,我们经过修正可以使这种价格理论来指导个别人生产、交换、消费时,人们追求时间卖出价最大化与时间买入价最小化的过程中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均衡,从而使更大范围的社会意义的价值最大化实现更加接近!具体可以参考我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相对性与如何折算的问题 》。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民间原创经济理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394363&page=1&from^^uid=717906
  
  我就问你一句——这些判断是主观的判断?还是所谓的主观以外的客观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6 16:33:56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一个疯子看见一坨屎就把它拿到嘴巴吃起来,并且觉得很好吃,最后他因为吃屎过多,而消化不良死;
一个化学家分析了一个村子里的水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是村民致癌变的根本,后来不喝这种水之后,村民致癌变的概率下降到普通地区的比例。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属于主观判断,但是,却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区别,这些在烈火先生的理论之中应该都是主观判断,我从来就没有否定先生的高见,只是我要说明的道理你没有理解而已!
不错,我们不要去相信我们的感觉器官,因为我们感觉到的映像只是信息的世界——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的意识映像,这些更多的是虚幻伪假的意像,所以,我们应该怀疑,但是,对于不可信任的感觉器官的怀疑,并不能够因此否定我们没有办法意识到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本象),在认识事物的更加本质的过程之中,说明,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是可以证伪的,这个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的去伪存真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6 16:45:45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6 16:33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一个疯子看见一坨屎就把它拿到嘴巴吃起来,并且觉得很好吃,最后他因为吃屎过多,而消化不良死;
一个化学家分析了一个村子里的水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是村民致癌变的根本,后来不喝这种水之后,村民致癌变的概率下降到普通地区的比例。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属于主观判断,但是,却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区别,这些在烈火先生的理论之中应该都是主观判断,我从来就没有否定先生的高见,只是我要说明的道理你没有理解而已!
不错,我们不要去相信我们的感觉器官,因为我们感觉到的映像只是信息的世界——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的意识映像,这些更多的是虚幻伪假的意像,所以,我们应该怀疑,但是,对于不可信任的感觉器官的怀疑,并不能够因此否定我们没有办法意识到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本象),在认识事物的更加本质的过程之中,说明,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是可以证伪的,这个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的去伪存真过程。
  
  某人死了,是我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我说“他死了”,是直接的现象陈述,这个陈述的对象,并没有脱离任何感觉经验范畴,所以,这叫事实的陈述。
  他死了,我推理在他死了以后有个灵魂离开了他,我说“他灵魂走了”,这就是判断,因为灵魂,在任何一个感觉经验中都没有直接的对应经验。
  你所举的例子属于感觉经验范畴,我对这些内容进行现象的描述,这不属于判断性范畴(当然,从名词的对应选择角度,有名词概念的判断),而属于现象描述范畴。所以,你所举证不成立。
  
  补充一点,你判断梦中的怪物是个怪物的时候,怪物不是你主观的内容吗?既然是你主观的内容,为什么你的主观判断在判断以前不知道其是什么?判断以前不能知道是什么,不能成立判断的对象不是意识中的内容。一切都在意识中,意识以外无任何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6 22:00:20
事实的陈述的事实是什么
意识以外无任何存在的存在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6 22:37:40
林汉扬 发表于 2011-6-6 22:00
事实的陈述的事实是什么
意识以外无任何存在的存在又是什么
  
  没必要这样绕——不存在的存在是什么——就是不存在——就是存在的不存在——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不存在——……
  这就是典型的文字游戏,其实就是在一个词的前边或后边加上无限多个无内容的词,最后还是等于这个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6 22:50:00
我是问你上面所说的“存在”与“事实”这两个概念,玩文字游戏的不是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