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交股数(VOL)。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成交量(手),它非常适合观察个股的放量和缩量情况,但很难判断成交活跃程度(与流通盘大小有关)和主力进出情况。
2、成交金额(AMO)。成交金额直接反映参与市场资金量的多少,常用于大盘的分析,它能够避免市场中各种股票因价格高低不同而造成的干扰,从而准确判断大盘强弱,也可以根据大盘成交额的情况来判断个股是强于大盘还是弱于大盘。
3、换手率(HSS)。就是每日的成交总量除以流通股本。它可以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一般日换手率低于3%为交易清淡,3%—7%为交易比较活跃,大于7%为很活跃。
三、成交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1、持续缩量(温和缩量)。一般当日成交量低于前一日成交量的10%以上为缩量,一种情况是看淡后市,卖出的人多买进的人少导致缩量,多发生在洗盘初期(主力惜售所致)、下跌初期(恐慌杀跌所致)、上涨末期(买气不足所致)。另一种是看好后市,买进的人多卖出的人少导致缩量。多发生在下跌中后期(做空动力衰竭所致)、加速上涨期(看多锁仓所致)。
2、周期性缩量。一种是指股价阶段性创新高而成交量却比前期萎缩,导致量价背离,说明买气越来越不足,随时有变盘的可能。另一种是指股价阶段性不断创新低而每次反弹成交量都出现萎缩,说明市场做多动能不足,后市仍不容乐观。
3、地量。地量是缩量的极端表现形式。是只股价在一段时间内交易极为清淡。一般发生在熊市末期的主力吸筹阶段和中期回调的二次吸筹阶段。
4、温和放量。是指成交量成阶梯式放大10%—15%左右,一般发生在市场低迷之后的突破压力位启动阶段或洗盘之后突破压力位的拉升初期。温和放量是放量上涨中最安全最稳定的上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