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应的方式,应该调一下,工作、这些记在心里的不是我的全部,但以前我当成了全部,我的生活方式需要调整了。内心的世界是不是圆满,内心是不是有丘壑,还是只是盯着眼前这几件事,为之心心念念,为了它,压上了生命的全部。发觉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计较于同事间那点鸡毛蒜皮,为了一点点利益,为了眼前的报表、任务,没有考虑自己的另一种价值和生命状态。听从生命高贵的呼唤吧,超拔于生活,看长远,与高贵的灵魂对话,孜孜不倦追寻真理,为心中那个非去不可的地方,为值得的而追寻,放下身边的计较,永远不放弃梦想。计较于眼前事,就会忘记了自己是谁,要去哪里。
  我是谁,又要什么呢?空闲时看网页不是我要的,看半导体信息不是我要的,看股票不是我要的,与同事聊天不是我要的,看佛经不是我要的,处理工作不是我要的,做报表不是我要的,与人生气、较劲不是我要的,坐在办公室打发时间不是我要的,每天两点一线不是我要的,在家看书不是我要的,赚钱不是我要的。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并为之投入生命的热情?
  我不真实,我只是在表演一个角色。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先不动试试,不做任何事,默默等待,听自己的声音。我可能就是做的太多了。失落就失落吧,彷徨就彷徨吧,我总在用做来克服一个东西,对抗一个东西,掩盖一个东西。我自己并不想行动,只是被迫行动。我并不真正想读书,读理想国,读文明史,我只是觉得希望它们可以救我,我的出发点把这当成了工具,并不是真的热爱。是工具,不是内在纯粹,所以我失去热情,会感到压力,会有一阵没一阵,都是必然的。我是为了某个目的在读书、行事,没有内在的投入和享受。也许我有必要正视,我做一件事,是真的想做吗,我不停在找事做,这是值得怀疑的。下一次,试着就不做,等等看。
  想起领导数落、批评我的时候,我没有维护自己的尊严,任由权威摆弄我。昨天与妈妈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我刚开始预想怎么冲突、怎么挑出她的问题,聊到的时候,挺自然,可能我们只是缺少沟通,我以前惧怕跟权威沟通。我想买书买电脑,这是我的想法,不论家人同意不同意,我有必要说出来,何必憋着还怕否定。不想谈钱的事,我提出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不是不想谈就不会遇到,我们可以换下次想谈的时候再谈。我在诚实面对自己吧,不知道是哪个触动了自己,我仿佛找到自己了,有个尘封的东西被打开了,终于出来见天日,我不必费尽心思遮着掩着,外面的纷纷扰扰反倒不进自己的心里,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望着远处的灯光、朦胧的山影,仿佛在黄山脚下看着静谧的小镇,只面对自己。人最后面对的只是自己吧,不再担惊受怕,不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可以自在通畅地成为自己。不遮着掩着就会自然而然做自己,面对自己,成为自己。
  人在职场,为了kpi到底对不对值不值,好像总有什么不对吧。以前碰到一对夫妻,他们从年薪几百万的金融行业出来,在乡下找了一住处,开始做手工香皂卖,他们说生活好像有了意义。许悔之看到蒋勋给他发“我在去往克里特岛的船上,看到满天的繁星”,他想着自己的房贷,自己幼小的孩子,但也有自己,可能是感受到生活不对吧,第二天他辞职了。做真实的自己吧,也许这样才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像现在纠结熬日子。
  无凝无滞,人需要通畅流动。人生值得思考,值得怀疑,这是开始真实人生的起点。不要让工作、赚钱、公司成了你生命的目的,他们只是为自己服务的。带着积极的意义去尝试,去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