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llo.amyelei.blog.163.com/
探访小人国--可食用的人,俾格米人
默认分类 2011-05-28 07:56:55 阅读25 评论3
字号:
大中小
[url=]订阅[/url]
最近好久没有更新了,生活上的,工作上的琐碎的事情,使我早已忘记了那段游走的时光。回忆时不时地从脑中一闪而过,马上又要面对的,还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很怀念大学时候,清晨早读的长凳。虽然伴随着早起的丝丝睡意,可心中充满的是对未来的期望。
题目并不是喜人眼球或者骇人听闻。在非洲,吃人,并非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虽然没有所见,但是听说过不少。当然,我不敢妄言传说是否真实,也不敢去亲自验证。不过,意大利总理贝卢奇也说过咱中国人吃婴儿,你说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言归正传,俾格米人(Pygmies)是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一个类型 。分布在
非洲中部,以及亚洲的
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
菲律宾和大洋洲某些岛屿。俾格米人的 体质特征是身材矮小,头大腿短,皮肤暗黑,鼻宽唇薄,
头发鬈曲,体毛发达。依靠狩猎采集为生,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非洲俾格米人又称
尼格利罗人,亚洲俾格米人又称
尼格利陀人,两词皆出自西班牙文,意为小
黑人 。尚未发现两者之间有遗传上的联系。
还没去喀麦隆的时候,俾格米人就早已被当作一个景点被当地旅游部门大力宣传。他们因为身材矮小而闻名。成年男性一般都在150以下,女人就更矮了。现在,俾格米人几乎要绝种了,因为在非洲有一种非常迷信的说法,人们如果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就能增强力量,改善体质。这种邪恶的想法,使很多俾格米人,悲惨的牺牲。去看俾格米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他们一般都住在深山老林里,去探访的途中,要经过一条很长的河道,沿途的风景也十分的美丽。
出发之前,还出了点小状况。话说在出发之前,我在网上做功课,说喀麦隆人是非洲国家里一个非常正直的国家,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并且拒绝收小费。这在非洲国家里,绝对是特例呀。还没走之前,我就对喀麦隆充满了好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飞机刚刚落地,要小费的人就络绎不绝。从出入境,到拎行李,到坐车。还好我们有朋友来接,不然的话,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在车上,我就很愤然,网上全是扯淡,不知道是哪个傻子来喀麦隆的时候,正好赶上在摄像头地下给警察行贿,被拒绝后说喀麦隆人自尊心巨强,拒收小费。大家可千万要小心谨慎哪。这年头靠普的不多了 。其实到了景区,这种要钱的风气更胜了。本来,我们已经跟划船的谈好了价格,谁知到了岸边,还是要坐地起价,不加钱不开船。有的时候,你真的是不知道是否该发脾气。看他们衣衫褴褛的,肯定也没几个钱。多加个几块对咱们确实也损失不了多少,可是这种说话及不算数的风格,本人最讨厌了。在非洲,吃拿要是个普遍作风,并且,他们并不认为这件事不对。如果有一天,碰巧遇到个善良的人,给了他们一笔钱,他们最先说的是感谢上帝。似乎这些东西是上帝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上帝把他的钱给了善良人,然后通过善良人又给了他。巨大的文化差异,也是国人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的原因之一。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还是给船夫加了点银子才搞定。奇怪的事,非洲人不会因为这样事而影响心情,并且认为我们的心情会跟他一样高兴。继续跟我们有说有笑的上路了。呵呵,在国内那么多年,到了非洲没多久,我们的性格都变得随和了许多,由他去吧,快乐一天是一天。
开船啦,河水并不深,但是很混浊,我在饭店看到很多菜是用鳄鱼肉做的,心里也胆小的很,不知道水里会不会有鳄鱼。会不会船划到一般的时候翻了,然后我们几个被食人鱼之类的东西吃掉。我紧张得很,身边也没有任何可以防身的武器,只好问船夫,“这里有没有鳄鱼呀?”船夫很肯定地说没有 。我跟他说“如果有的话,你就赶快跳下去,鱼就不吃我了”小黑哈哈大笑,说鳄鱼可喜欢吃白人哦。看来小黑也挺聪明的,挣钱不卖命。我们就在岸边上了这样的独木舟。。。。

强装欢笑,船很小,并排坐不了两个人都。我们做到上面都不敢动,怕会翻过去。

老公说你紧张就看看旁边阿,你看多漂亮的景色。可是我电影看多了,总觉得越是平静的湖面,地下越是会有危险的东西游来游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窜出来咬你一口。
非洲漂亮的鸟特别多,颜色很显眼,这个蓝色的小鸟眼睛是黄色的,毛油亮油亮的。

有人把船开到这里,进入山林打猎。

自制的船桨,两个大贝壳

旁边有居民在洗澡洗衣服。我一直不理解,在这样的河水里洗衣服,是更干净了,还是更脏了。难道他们不害怕洗澡的时候,被水里的东西吃掉吗? 不怕水鬼吗?

河两岸的树都非常高,在大中午的开船,也不会觉得热,全是树荫
看到没有,就是这种地方最危险了,或许就会有鳄鱼潜伏在这里,你一靠近,它一口咬住你

最后,终于,我们到岸了,胜利
我们把船停泊在这里,我很担心船是否会飘走,然后我们就被迫在这老林子里为狗了。我这个操心的命啊

看到了旅游局立的牌子了,还真是把人当成了景色了。

话说这些小黑人,本来是住在外面的,后来因为身材矮小,在部落之争中惨遭杀戮,他们为了生存,远离了其他人类,躲到了深山之中,靠打猎为生。后来,他们也不原意出来,就同族之间通婚,把基因维持了下去。
我们可以远远的看到俾格米人的房子了,真是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

沿着前人开辟的小路,我们前进。。。当然,有一样东西要事先准备好。。。。猜到了?对了,零钱。唉。。

其中的一个家庭,连个门都没有。要说差异,我不得不说,好多人都说中国人有种族歧视,歧视黑人。原因也是有的,你说这些人吧,虽然穷,但是你房子也不能盖的这么简陋吧,你多检点柴火,也能垒的高点呀。这么懒。唉,可是人家非洲人也看不上中国人,说中国人就是催命鬼,一会不闲着,什么时候能享受享受呀?文化差异呀,本来我也很瞧不上非洲人这么懒散,后来想一想,不一定说谁就是不对的,只要是存在的,都有道理。

另外一个家庭

我旁边的这个男子,是这个部落的酋长,在我们孝敬了几块钱之后,很配合得跟俺们照了相片。他从来不笑,估计是急见惯了这一套了。其实我觉得,在我旁边的这位男子,个子已经不矮了,肯定超过了一米五。我强烈怀疑他并不是俾格米人,而是从附近村子里找来的临时工。我找来向导,问他还有没有更纯正的俾格米人。向导解释说,这些确实是俾格米人,只是这些人经常接触外面的世界,和外边的游客,都已经混血了。所以长的也比较高些。如果想找纯俾格米人,得往林子里再走两个小时,如果碰运气的话,还可以遇上游猎中的小人。我跟他开玩笑说,你当导游来这么多次,肯定这里面也有你的孩子啦 ,叫出来给介绍介绍嘛。导游腼腆的笑了,告诉我这里没有他的小孩。。。。。

其实酋长旁边坐了一圈黑人,基本上都是赤裸了上身,呆坐着,也不交谈,面目也没有任何表情。我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照,一是觉得把他们当作动物照相很不礼貌,而是他们看起来,就是没有穿衣服的普通黑人。

俾格米人生火做饭的地方。

这位老妇人在家里睡觉。

我问导游,为啥这些人都无精打采的呢,一点都不像非洲人那么有活力。导游告诉我们,其实在深山老林里生活是很艰苦的,这边树林里,蚊虫很多,很容易得上疟疾,而他们又不去医院,只能靠自己忍着。后来,外面的人进来后,送了烈酒给他们喝,送了包烟给他们抽。俾格米人尝试之后,觉得很不错。喝醉了酒之后,他们晕晕乎乎的很快就能入睡,而忘记病痛。于是他们就经常用东西,和拍照拿来的钱去买烟酒,后来他们上了瘾,不生病,烟瘾酒瘾也很大,每天都是这个鬼样子了。
听完导游的话,我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俾格米人该如何发展?是该走出森林,还是该走进森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