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啊,你好。个人想法:
分工是社会的基本现象,所以研究分工是社会科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随着人类社会财富足够丰富后,创造财富的分工也将消失除外)。
柏拉图研究分工,是研究国家的构成,将人分成若干层次,不同层次的人做不同的事,哲学家、武士、平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哲学家统治国家,平民生产产品等。良好分工的国家能够很好地运行。用他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表述就是:各司其积就是所谓的“善”。我喜欢从字源来看词汇内涵的变化,古希腊人的哲学叫philosophy,从字根上讲是phil(爱)和soph(想象,智慧)组成,即爱智之学,我国长期批评的“形而上学”,该词原文为metaphysics,曾是哲学的另外一个名词,由meta(超)和physics(物理学)组成,即有关非自然的思考,可以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总称。
而斯密的分工理论,可以说是直接的经济分工,因为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效率,研究的分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分工的重要性也只是在古典经济学中才受到重视。
无论是在什么领域,分工机制产生的作用在很多场合是非线性的(Brian Arthur ),或者说很可能出现报酬递增的结果(杨格
1928年论文继斯密之后再提分工的重要性,两人时隔152年),因此研究分工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