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青学院偏向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汉青研究院)是企业家赵汉青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捐资建立的一个新型国际化学院,于2007年3月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教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任名誉院长。梁晶教授任执行院长,主持工作。研究院同时成立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熊伟教授、斯坦福大学洪瀚教授任主任的学术委员会。
汉青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团队,致力于长期开展高标准的学术研究、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术人才,开辟经济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田。
汉青研究院自2008年起开始招收和培养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与国内其它经济类硕士项目相比,汉青硕士项目的特色为:采用“三年制”、“三学期”、“类博士”培养方式,注重扎实基本功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造就;融贯中西,坚持开放的办学形式,打造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平台”;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作为院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努力营造平等、创新、亲密的学院文化,让师生真正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毕业生赴国外著名学府深造或在知名金融机构就业,深得好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其最早历史可以溯源至1946年华北联合大学设立的财经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组建后,成立经济系和经济计划系,此后调整为政治经济学系和计划统计系,1957年世界经济教研室成立。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先后组建了政治经济学系、计划统计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系、计划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和国民经济管理系,这些都是经济学院组成部分的前身。经济学院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六十多年来始终走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研究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