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波士顿咨询公司5月5日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5年美国和中国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人们会看到美国市场的商品将是“美国制造”人口拐点倒逼,低工资一去不返。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攸关中国制造生死。
工资持续上涨,使“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的警告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其2011年5月5日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5年,随着美国和中国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人们会看到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品将是“美国制造”。
相比之下,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提法,则是出现已久。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低劳动力成本国家,也正趁中国面临招工难之机,抓紧招商引资。 近年来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正逐渐改变30年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基础——大量廉价劳动力。相对资源禀赋的变化,在带来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我没那么悲观,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有可能转移,但转移的速度和力度都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小。”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现实情况是,未来几年,中国一方面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占比见顶回落、工资趋势性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大国规模效应、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将继续存在。 在工资水平逐步抬升过程中,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制造业能否继续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关键有二,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否同步甚至快于工资增速,二是制造业能否从产业链的低端上升至中高端。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也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步的目标。
告别低工资时代
“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稳定了大概十年,这是不正常的” “每次报价,客人都把我骂得要死。有一次我刚报价,客人就说,你从2010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了32%。”在浙江宁波设立两家工厂的台湾玩具企业Lovely Creations的一位负责人陈小姐深感无奈。她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去年至今,工资和原料成本都上涨30多个百分点,如果不加价,“拿什么付员工薪水和材料款?” 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难题。山东费县大昌纺织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挑战。该公司区域经理高永杰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为工资上涨,每米布得加价10元多,工资在布料涨价中占了30%,“年轻人不愿意干,现在只有35岁到45岁的还能干下去,都是从建厂初期就一直在的人。” 过去30年,源源不断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东部沿海“世界工厂”模式成功的基石。目前,基石正被侵蚀。 在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看来,整个大改变始于2010年春末夏初的富士康事件。“整个局势开始失控,工人一直要求加工资”,到2010年末续签劳动合同时,工人按照当地ZF规定的工资涨幅自己算,“非要加到足额,不然不签合同”。该公司在宁波的两家工厂1997年投产,迄今已近15年。 2010年,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上调了最低工资。今年一季度,又有13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截至3月末,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为1320元。 然而,只付最低工资是不可能招到工人的。东莞金鑫照明集团总经理助理杜春林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最低工资20%的涨幅,放大到八小时之外和节假日的加班费后,倍数更大;工作日中的加班,小时工资是最低工资的1.5倍,周末加班是2倍,法定节假日则是3倍,“一个月算下来,人均工资2000元-3000元。” 最低工资上调对企业的影响,还包括按照最低工资计算的社会保险相应提高。 连续的工资上涨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浙江友邦集成吊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嘉兴有大约五六百家集成吊顶企业,大部分没有自身品牌和高端资源,小企业尤其被动,“从去年开始,陆续传来企业倒闭的消息,估计约10%的企业都干不下去了。” 4月26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称,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已经成为许多美国在华企业的首要任务。71%的受访企业认为,工资上涨造成负面影响或重大损害。中国南方的一些美资企业,工人工资涨幅超过50%。 白皮书认为,劳动力成本及工人离职率上升等问题,削弱了中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能力。 全国范围内工资快速上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多年来工资涨幅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致的补偿性上涨。野村证券对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估算显示,1994年-2008年,劳动生产率年增速20.8%,同期制造业工资年涨幅仅13.2%。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稳定了大概十年,这是不正常的。 本轮工资上涨中,非熟练工人工资涨幅更大,与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逐步缩小。沈明高认为,在工资上涨的开始几年,补偿性上涨肯定会出现,而且势头会比较猛。 这一势头可以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高速增长中看出。
今年一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去年增长17.9%的基础上,继续提速,增长18.9%。 生活用品以及服务消费价格上涨,也需要工人工资相应提高。“生活物资涨得厉害,工人让我去超市绕一圈再谈工资。”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说。 “十二五”期间,中国ZF提出了“双同步”的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速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到2015年,在中国的用人单位需要为新增劳动力成本再支付1.5万亿美元(约合9.8万亿元人民币),工资持续增长将使劳动力成本占GDP的比重增加1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15年的30%。 离开中国吗? 劳动力成本只是企业决定在哪里设生产基地的多个因素之一,此外,基础设施、监管、税收、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将不再是富有吸引力的制造业基地吗?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Harold L.Sirkin预计,中国工资将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再考虑美国工人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净劳动力成本将与美国的水平相当,“未来五年,在美国销售的企业会减少在中国投资,大家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是美国制造。”
Sirkin算了一笔账,考虑美国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上海等地工人工资,仅比美国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州便宜30%。由于工资在总成本中占约20%-30%,甚至在考虑库存和运输之前,中国制造只比美国便宜10%-15%;若考虑这些成本,中国产品的总成本优势会降到个位数,甚至完全被抹掉。 他认为,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南加利福尼亚州和阿拉巴马州等,有望成为供给美国市场的低成本制造业基地。 不过,沈明高与之看法不同,他称,2008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8%,即便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达到美国的水平也需要较长时间。 在中国外贸企业中占比相当高的港资、台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国家。去年6月,富士康国际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陈伟良称,在考虑将部分厂房搬到内地北部的同时,也考虑搬往印度和越南。 “去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差不多是必须的。”
香港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岑立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对于做OEM代工生意的企业,关键是看客户的需求,有的客户要求一定要找成本更低的工厂,有的则重视产品质量和对交货时间的控制。“具体什么时候转移,要看中国工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速度有多快。” 裕元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品牌运动鞋制造商,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多个品牌代工生产,目前有约50%的生产规模在中国,打算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投资设立工厂,逐步降低在中国的产能比重。 江苏华芳集团毛纺织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光担心,东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要往中西部迁移,或者“将来要发展东南亚,他们劳动力更便宜。” 东南亚的真实情况如何呢?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2010年8月的调查显示,2010年二季度,泰国熟练工人工资的中位数是258.16美元/月,半熟练工人是229.81美元/月,非熟练工人是183.85美元/月。2011年1月1日开始,泰国最低日工资平均上涨6.7%。
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的劳动力更便宜。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显示,从购买力平价看,越南工人工资是85美元/月,印尼是148美元/月。柬埔寨服装制造商协会(GMAC)规定,2010年10月1日至2014年,柬埔寨纺织、服装和制鞋企业的最低月工资为61美元。 按照当前汇率算,深圳最低月工资折合约190美元,企业实际需要支付的工资则会超过350美元。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关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工资成本的比较并不十分严谨。但基本可以看出,仅就薪资水平看,东南亚部分国家比中国更有优势。 不过,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强调,劳动力成本只是企业决定在哪里设生产基地的多个因素之一,此外,基础设施、监管、税收、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
今年初,为苹果等多个品牌手机提供原件的台湾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的工厂开工建设,预计投资1.5亿美元。该公司财务部副理暨代理发言人李荣兴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说,越南的薪资的确更便宜,但越南有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像大陆这么完善。 台湾Lovely Creations玩具公司对于是否去东南亚设厂比较犹豫,陈小姐主要担心产业链,因为做玩具用料复杂,“如果当地其他材料的配备跟不上,做起来反而比较麻烦。” 沈明高认为,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国家规模较小,越南、柬埔寨基本没有能力吸引某个行业产业链的整体搬迁,如果只是产业链的某一段转移过去,对于企业会有其他不便和困难。 此外,多家企业反映,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效率不是很高,未必能满足交货快、产品质量高的要求。
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介绍,已经有玩具制造的同行去了越南和柬埔寨,但中国60天做完的订单在那边可能要做120天。玩具生产有季节性,一旦误了时间,最后不得不走空运出口,“运输费用比省下的工钱还多”。 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部分低工资的东南亚国家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经济或政局不稳,今年2月越南盾贬值10%,且罢工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