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户理性问题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很好的研究结果。楼主可以考虑借鉴。(如果已经了解,则是我多言了。呵呵)
个人观点是:经济学的理性含义是给定一个个体有一种行为目标,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此角度而言,个人以为很难说存在非理性行为,因为很难说存在没有任何预期目标的行为选择。
所谓的非理性,个人认为其可能来自两方面:一则就行为目标而言,其可能不耦合于社会普遍默认的行为规则,不被普遍规则所理解,而以此标准判断行为目标理性与否似乎并不合理。因为目标是对个体而言。二则从约束条件而言,有些是可以被改变的,是软性的;有些则是刚性的,难以改变。非理性或者是分析者未能认识到行为者所面临的全部约束条件,或者是行为者将软性约束当作了刚性约束,也或者是分析者和行为者对约束刚性的认识不同。
就农户,其对自身利益的关心,绝不亚于任何其他社会身份者。所以,个人认为农户行为分析也许更重要的是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研究。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其行为选择的目标偏好表现为什么。什么样的约束是可以被确定为软性的、可以由农户自身改变的。什么样的约束则是农户自身无法改变,需要外界资源的介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7 23:46:3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