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9146 17
2006-10-01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户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的基本单元,其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

在农村经济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从生产经营决策角度分析,农户市场行为是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体现吗?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理性和市场行为的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

请有兴趣的朋友发表高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10 09:10:00
值得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0 09:14:00
农户行为的非理性应该是研究的重点,但同时也应研究其行为逐步向理性发展的行为经济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2 22:12:00
请教楼上:为什么说农户的非理性应该是研究的重点?农户面临市场时的经营决策行为应该是理性成分多些才是,请谈谈您的观点和分析。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7 14:31:00

关于农户理性问题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很好的研究结果。楼主可以考虑借鉴。(如果已经了解,则是我多言了。呵呵)

个人观点是:经济学的理性含义是给定一个个体有一种行为目标,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此角度而言,个人以为很难说存在非理性行为,因为很难说存在没有任何预期目标的行为选择。

所谓的非理性,个人认为其可能来自两方面:一则就行为目标而言,其可能不耦合于社会普遍默认的行为规则,不被普遍规则所理解,而以此标准判断行为目标理性与否似乎并不合理。因为目标是对个体而言。二则从约束条件而言,有些是可以被改变的,是软性的;有些则是刚性的,难以改变。非理性或者是分析者未能认识到行为者所面临的全部约束条件,或者是行为者将软性约束当作了刚性约束,也或者是分析者和行为者对约束刚性的认识不同。

就农户,其对自身利益的关心,绝不亚于任何其他社会身份者。所以,个人认为农户行为分析也许更重要的是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研究。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其行为选择的目标偏好表现为什么。什么样的约束是可以被确定为软性的、可以由农户自身改变的。什么样的约束则是农户自身无法改变,需要外界资源的介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7 23:46: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0 20:25:00

农业中的农民职能可以进行分工,比如分为种植职能与经济营职能,进行专业化生产与专业化经营后,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符合斯密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