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会大学3所:
辅仁大学(英语名: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拉丁语名Universitas Catholica Fu Jen)
1952年全国高校整并计划中辅仁大学被彻底取消,校舍中的十字架被破坏捣毁,划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人员与系所编制则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政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所瓜分。北平辅大校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及「辅大北京校友会」的所在地。1959年,中国主教团、圣言会及耶稣会共同参与复校计划。1960年教育部核准在台复校。1961年哲学研究所招生,1963年设立三学院十系组,大学部正式招生。
震旦大学(英文名:Aurora University法语名:university L'Aurore)
1952年l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组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胡文耀任院长。经济系、中文系、化学系和营养组并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电机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化工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托儿专修科并入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等夜专修科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从此震旦大学撤销。原校址为今徐家汇天文台。
天津工商学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
筹创于1920年,1921年由耶稣会创办,是一所专科大学。同年选定英租界马厂道(今马场道)为校址。 1923年秋成立预科,正式开学,有学生48人。1924年开始建筑别具风格的主楼—————教学大楼。教学大楼由法国永和工程司设计,为三层混合结构,坐南朝北,正面临马场道,主门厅居于正中。一至三层,主要是教室、备课室及办公室。西翼是教堂,并设有单独入口,将教堂设在教学楼内的做法比较少见。1925年成立工、商两科。1926年11月教学大楼落成。1927年又建成图书馆、藏书室及新宿舍。1928年第一班学生正式毕业。1930年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今实验中学前身)。1931年学校初具规模,学生增至600余名。1933年8月,因所设系科数量未达“大学”标准,注册时易名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校训为“实事求是”。 1943年9月,该院添设女子文学系,招收新生90名,由教育家孙家玉主其事。1945年秋又添设家政系及史地系。1946年秋,在工科添设机械系,在商科添设工商管理系,达到3院10系。
1948年秋,学校获准重新注册为“私立津沽大学”。1949年天津解放。1951年9月19日,中央人民ZF教育部根据津沽大学校董会请求,批准“津沽大学改为公立,校名仍称津沽大学”,同时“私立达仁学院停办,全部学生转入津沽大学商学院”,“天津土木工程学校合并于津沽大学工学院”,还批准“以津沽大学原有文学院为基础,筹建师范学院”。
1952年春,天津市成立天津、南开、津沽三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8月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并以其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校址组成天津师范学院。 1958年夏,河北省教育厅将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夏改为综合性大学,定名为“河北大学”。1970年11月,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河北保定,原校址改建为天津外国语学院。2001年河北大学庆祝建校80周年,将天津工商大学作为前身。
注:辅仁大学简称辅仁,震旦大学简称震旦,天津工商学院简称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