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是当代公认的四大社会思想家之一,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亚。1960年在巴黎大学人文学院担任助教,曾担任阿隆的助手。后在里尔大学任教三年。从1968年起,担任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1982年成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一名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秀异》(Distinction,1979)、《艺术的法则》(Les regles de l'art,1992)、《布尔迪厄论电视》(Sur la television,1996)、《再生产》、《世界的悲惨》、《实践理论大纲》、《继承者》等书。因患癌症于1月23日晚,在巴黎圣安东尼医院逝世,终年71岁。
布尔迪厄是当代批判社会学的主要代表,在法国则被视为介入型知识分子。他于60年代在批判哲学的思想资源基础上革新了社会学方法而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
布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
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
皮埃尔· 布迪厄 著强世功 译
导言
一、司法劳动的分工
二、垄断的机构
三、命名的力量
四、形式的力量
五、结构同源的效果
注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9 12:14: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