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2-28 21:58:00
另外窃窃的问一下网友,我记得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有“厉股市,吴市场,曹什么”的,这里曹是指曹国奇吗?还有曹后面接的是什么,是曹价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28 22:03:00
以下是引用Birch在2005-2-28 21:58:47的发言: 另外窃窃的问一下网友,我记得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有“厉股市,吴市场,曹什么”的,这里曹是指曹国奇吗?还有曹后面接的是什么,是曹价格吗?
呵呵,亏你想得出来。曹思源,曹破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01:19:00
以下是引用Birch在2005-2-28 21:54:08的发言:

您归纳的4个价格现象,我不能找出什么不同意见来!

但看了链接的文章,有几个疑惑。我只是看了分析一,后面的没有看下去。

1)A部门多生产的10mk不能由上帝随意分配;

2)没有给出价格变化的理由,在您的文章中,产量成了价格的唯一因素。对于B部门的那个式子中分子为15mk也存疑惑,其产量没变,A转过来的5mk不同质不能相加,难道两部们生产的是同一物品。

按照我的经济学理解,我觉得两产品相对价格在长期是没有变化的。

k是价格至价值转换常量,等于单位货币价值量的倒数,文中交待了的。15mk是价值,文中没严格区分价格与价值,那是因为还有原理没讲,勉得分更乱。

A部门多生产的10mk由平均化规律分配,这是该文在逻辑起点。在平均化规律下由不得你不分。

我的价值只是一种量,是财富的量,由Q=FT决定,自然产量成了决定价格(价值)的唯一因素。我的价值没有任何实在的意思,所以,你用“A转过来的5mk不同质不能相加,难道两部们生产的是同一物品。”去质疑马克思和效用论,是可以的,就是别质疑我。分你5mk的价值的意思是:分给你的财富“票据或帐目”是5mk,你可凭此“票据或帐目”到山那边去领取100大米---------这种你真正要的财富。

其实边际生产力也是想说产量决定价格,但是没说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01:20:00
以下是引用Birch在2005-2-28 21:58:47的发言: 另外窃窃的问一下网友,我记得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有“厉股市,吴市场,曹什么”的,这里曹是指曹国奇吗?还有曹后面接的是什么,是曹价格吗?

[em01][em01][em01]

[em02][em02][em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03:55:00
以下是引用一刹春在2005-2-28 22:03:02的发言: 呵呵,亏你想得出来。曹思源,曹破产

脸红了,浅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04:09:00

新古典里没有产量决定价格之说,价格是由供求决定。

新古典对我而言比楼主的理论要更好理解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12:25: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09:42:00

初来咋到,不懂规矩,也不知曹先生是水。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如果曹先生就这水平,那还是不要叫先生了。

批判本是科学进步的催化剂,但无知的批判却是浪费。下面引用几段:

也许将边际生产力换成“产量加速度”更好理解。———边际是产量的速度,“产量加速度”是边际的速度,只是个人表述的喜好。

尽管“其它不变”含糊不清,没指出“其它不变”在不变时的状态,较之于马克思的“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差得远————这种比较会害了马克思经济学。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如果其它要素不变,而一个要素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先是递增、不变,后来递减。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取义于“递减”而不取义于开始的递增和不变?这大概是一种典型的蓄谋“定做定律”行为,目的在于欺骗!

(一)如果进行效率分析,很易容得出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正如张三网友指出,边际与总量不分,这跟新古典无关,与马克思无关,只与个人修养有关。

(二)那么边际论在“定做定律”时为什么不将第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的目标,而偏要用最后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目标呢?————让我来告诉你,在一种要素(比如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另外一种(暂时不变的要素,比如资本)要素的边际产量是负数。换句话说,相对于劳动而言,固定不变的资本过多了,以至于需要人来照看。这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投入区。所以新古典的理论用递减阶段(严格说来是平均产量以下的递减阶段)来说话。

或许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有若干个错误,但不是楼主上述的分析。最后送一句话,批判别人,先弄懂别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13:08:00
以下是引用Birch在2005-3-1 4:09:10的发言:

新古典里没有产量决定价格之说,价格是由供求决定。

新古典对我而言比楼主的理论要更好理解一点。

这个我知道,边际最开始是谈技术关系,那没错。

对价格理论而言,经典准备用边际生产力说明什么?

己告戒过你别说“供求决定价格”,这话很业余。供求平衡时的价格由什么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 13:46:00
以下是引用forty在2005-3-1 9:42:51的发言:

初来咋到,不懂规矩,也不知曹先生是水。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如果曹先生就这水平,那还是不要叫先生了。

批判本是科学进步的催化剂,但无知的批判却是浪费。下面引用几段:

也许将边际生产力换成“产量加速度”更好理解。———边际是产量的速度,“产量加速度”是边际的速度,只是个人表述的喜好。

尽管“其它不变”含糊不清,没指出“其它不变”在不变时的状态,较之于马克思的“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差得远————这种比较会害了马克思经济学。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如果其它要素不变,而一个要素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先是递增、不变,后来递减。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取义于“递减”而不取义于开始的递增和不变?这大概是一种典型的蓄谋“定做定律”行为,目的在于欺骗!

(一)如果进行效率分析,很易容得出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正如张三网友指出,边际与总量不分,这跟新古典无关,与马克思无关,只与个人修养有关。

(二)那么边际论在“定做定律”时为什么不将第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的目标,而偏要用最后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目标呢?————让我来告诉你,在一种要素(比如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另外一种(暂时不变的要素,比如资本)要素的边际产量是负数。换句话说,相对于劳动而言,固定不变的资本过多了,以至于需要人来照看。这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投入区。所以新古典的理论用递减阶段(严格说来是平均产量以下的递减阶段)来说话。

或许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有若干个错误,但不是楼主上述的分析。最后送一句话,批判别人,先弄懂别人。

背两本书,拿了个文凭而己。

也许将边际生产力换成“产量加速度”更好理解。———边际是产量的速度,“产量加速度”是边际的速度,只是个人表述的喜好。

===============

什么叫边际阿,老兄?

(一)如果进行效率分析,很易容得出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正如张三网友指出,边际与总量不分,这跟新古典无关,与马克思无关,只与个人修养有关。

=====================

我明明是说“效率”,你与张三乱扯什么总量?你投入10000000000件商品产出1000000000件商品,你总量是大呀,但效率为0,我投1件产出2件,我总量是小,但效率高。

二)那么边际论在“定做定律”时为什么不将第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的目标,而偏要用最后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目标呢?————让我来告诉你,在一种要素(比如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另外一种(暂时不变的要素,比如资本)要素的边际产量是负数。换句话说,相对于劳动而言,固定不变的资本过多了,以至于需要人来照看。这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投入区。所以新古典的理论用递减阶段(严格说来是平均产量以下的递减阶段)来说话。

==========================

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看来你连书都没看好。技术关系没拿出来你凭什么谈负数?你以为汽车载货越多就越没负数呀?你注意到边际论谈了一大堆递减后用“合理投入比例”来收场吗(意味递减分析是多余)?就你这种水平也敢狂言!

只有新古典的理论才认为应在平均产量以下的递减阶段进行生产,资本家不会这么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13:49: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