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20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虚心向大家询问:
我在将treatment group 和 control group进行了一对一匹配后,要做双重差分回归。
目前的回归是这样的:
y = b0 + b1*group + b2*t + b3*group*t + b4*controls + e (等式1)
group代表是否为treatment group, t代表是否为treatment实施后, group*t就是我需要的实施的效果变量。
使用这个model的话,b1是正数值并且p值为0, 然后b4是负值并且p值很大。我期望的结果是b4为正值并且结果显著,因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直觉上,这个treatment都应该是有正向效果的。
如果我将回归变为:
y = b0 + b1*group*t + b2*controls + e (等式2)或者
y = b0 + b1*t + b2*group*t + b3*controls + e (等式3)
这时候交叉项的系数都会是正值并且显著。
在查一些文献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文章是使用等式2的方法的,但是传统的DID教学或者是文章都是使用等式1。 我的疑问是,既然我已经进行了一对一的match,那么不就是代表两组之间的样本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者说至少通过match我已经将这种组间差别降低到了最小?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还需要将group这个变量放入回归中吗? 目前等式1我很难去进行解释和让受众认同,因为结果显示treatment的正向效果依然是因为组间差别而带来的。
非常感谢熟悉的小伙伴们能对我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