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7-28 17:32:33
太牛了,我搞社会网络研究这些年还没有看过这等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 14:14:06
8高天禧是汉宁钢铁厂的老板,也是前瓦煤矿的二股东,还是汉宁县的文联副主席。受时代影响,老高没怎么好好上过学,但他热爱文化,尤好写诗。偷懒是丧门星的通行证,勤奋是汉钢人的大丰碑。大风起兮煤飞扬,安得矿工兮挖四方。阳光照兮干劲大,安得领导兮送温暖。——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


9高天禧是汉宁钢铁厂的老板,也是前瓦煤矿的二股东,还是汉宁县的文联副主席。受时代影响,老高没怎么好好上过学,但他热爱文化,尤好写诗。服从上级,春暖花开。顶撞上级,暴风骤雨。汉钢树新风,先从口做起。严禁“操你妈”,不许“葬他爹”。 ——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


10高天禧是汉宁钢铁厂的老板,也是前瓦煤矿的二股东,还是汉宁县的文联副主席。受时代影响,老高没怎么好好上过学,但他热爱文化,尤好写诗。服从上级,春暖花开。顶撞上级,暴风骤雨。黑夜给了你加班的眼睛,你要用它来创造效益。——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


11老高企业的工会主席为了弘扬老高诗词的精神战斗力,在钢厂内贴满了印有老高诗词的横幅、墙标,并号召广大工人积极背诵老高写的诗词,力树“以背高总诗词为荣,以不背高总诗词为耻”的企业新风。——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 14:18:21
煤老板自述三十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2040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23:56:20
好书知时节,立秋乃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3:00:35
精彩的帖子,需要大家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8 21:41:16
勇敢的心,源自没有信仰的灵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1 00:22:05
精彩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1 10:08:25
有钱人多的是人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1 11:56:42
最贵的是人才,人才投资才是最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1 12:24:42
坑爹的假古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1 17:32:11
加点油,向前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2 13:52:47
围观制造给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5 20:47:01
继续围观,继续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6 23:48:48
牛到底,快乐到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04:23:15
牛逼的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2:17:53
敢作敢为,真汉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5:35:57
了然,非常了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 16:03:23
敬业的人生真有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 22:47:04
看了几页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真相了。围观,继续围观 直到悟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7 14:22:03
奋斗并顶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9 15:00:34
——“有理走遍天下”在古代是青帮弟子的接头黑话,不是给穷人总结的。
    港台黑帮是典型的传统老字号,接的是洪门、青帮的香火,虽然跟祖师爷们干反清复明的大买卖没法比,港台黑帮发展得也算不错,怎么着也有上百万人了吧。
    
    煤老板们好赌,一般也不太会出老千,自然是港澳赌场的VIP客户。赌场后头都站着黑帮,因此我们也算是港澳台黑社会的财神爷。
    
    按人头算,只要每年在赌场的流水不低于五千万,赌场和黑帮就会给很多项福利待遇。比如介绍可靠的地下钱庄,提供超专业的保镖或杀手,约一线女明星吃饭、二三线女明星上床……统统能做到,还不收中介费。
    
    世界变小了,黑帮早就国际化了。港台几个大帮会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堂口,如果我们这些赌场大客户想在国外办什么事,黑帮能迅速提供优质、强硬的解决方案。
    
    根生有一次被一个美籍华人骗了笔钱,把借据寄到竹联帮在纽约的堂口后,算上时差,三天之内就把钱要回来了,只收了他百分之十五的服务费。根生感慨,在国内打官司要账,就算强制执行了,损耗百分之三十算低的,黑帮的弟兄效率真高啊。
    
    我大姐的儿子在英国读高中,出去赌博时,遭遇几个黑人小伙勒索。估计是我外甥钱给的太爽快,黑小伙们尝到甜头后,后来老偷摸盯他梢,看状况都想绑架了。外甥从伦敦打回电话诉苦,大姐慌了,要我跟她一起去伦敦看儿子。出发之前,我给香港黑老大打了求助电话。他说没事,伦敦有堂口,马上安排。
    
    一到伦敦机场,帮会伦敦堂口的香主带着翻译来接我们,这位大当家是在英国长大的华人,不大会说中文了。翻译告诉我们,堂主叫卢卡斯,这个堂口叫卢卡斯堂,在伦敦做得不错,让我们放心,很快解决问题。
    
    外甥陪着大姐和我在酒店住了两天,帮会的人就把敲诈外甥的三个黑人小伙子带来了。三个黑小伙子一看就是被吓坏了,把勒索款如数奉还,还不停地像日本人那样鞠躬道歉,大概对日本和中国没概念。
    
    事办完了,我和大姐准备了礼物和红包专程去谢卢卡斯。卢卡斯堂口设在伦敦戏院区边上一栋写字楼里,一进去就看到一座神龛,供着关公,很中国风。
    
    我们去的时候,翻译正好有事出去了,卢卡斯别的手下都说广东话,听不懂普通话,当不了翻译,没法完成基本的交流。
    
    礼物卢卡斯收下了,红包坚决不收,叽里咕噜地说着英语,硬又把红包塞我兜里,还回送了我们一包很精美的英国红茶。
    
    出门时,卢卡斯给我们抱拳作揖,架势很古典,不知道标不标准,我们没资格评价,比较惭愧。
    
    经过这件事,我觉得港台黑帮不只是赚钱,还在做品牌。后来跟香港黑老大混熟后,他的一些思路进一步印证了我的判断。黑老大告诉,他现在是按私人银行的路数做帮派,不仅为一些有钱人提供涉黑服务,也在投资做项目,高科技、矿业都是他比较热衷的行业。
    
    我拜托他有好项目的话,可以找我一起投。
    
    黑老大感慨道,钱不缺,缺人才,帮会里的人学历普遍偏低,正在招学历高的人才。
    
    我听得瞠目结舌。
    
    花絮
    
    从来没想过“有理走遍天下”这成语是怎么来的。黑帮老大告诉我,“有理走遍天下”普遍理解错误,这句话最初是青帮的黑话,“理”是青帮的理,意思是青帮弟子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后来普及了,被人们误解为有道理可以走遍天下。
    
    我即使不问专家,也觉得老大说的肯定没错,古人不傻,怎么会认为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呢?古代青帮分子说这话还比较靠谱,算企业励志宣传口号吧。
    
    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已出版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65811.html 新浪连载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070589#review_point 当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5 10:31:45
玩一把电视剧
——严重的问题,怎么女演员比矿工都多。

二哥的一个重量级后台,家有犬子,绰号花少,捐了个导演系博士,毕业了又不愿去部委工作,疯狂地想拍电视剧。
后台无奈,对我哥说,让他去拍吧,他拍他的,让你弟弟老五帮着弄吧,他啥都懂。
电视剧我不懂,帮花少拍电视剧,我就是想省点钱。什么电视剧花钱少呢,外行也知道,当然是情景剧了,搞一个老演员演街道办马二姐,对着镜头一通狂贫,能花几个钱。
花少不干,五哥,你不懂别瞎捣乱,这么抠,是想用拍电视剧洗钱还是怎么着啊,告诉你没门。现在中国没有真正的好电视剧,我是要豁出命去搞好这部剧的,后半辈子就指着这部剧长脸了。
我操,我有点崩溃,这么作钱,真是洗钱了,都洗没了。我赶紧向二哥汇报此事,二哥电话里长叹一声道,就一千万,哪怕拍一半也不管。
花少扔给我一个五十万字的剧本,说是金牌编剧写的战争剧,不亚于《亮剑》。花少让我抓紧熟悉一下剧本,尽快找找当制片人的感觉,毕竟我是业余的。
什么不亚于亮贱,亮屁眼我也不管,看这么厚的剧本,我有毛病。
为了不让花少把事情搞烂包了,我托人请来一位资深导演把关,花少对此很不满,跟他爹打电话发牢骚,无果才勉强作罢。
选女演员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女演员真多啊,感觉比我省的矿工都多。多了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潜规则,这真不是女演员的问题,市道本如此。
在挑女一号到三号时,从花少、资深导演到副导演夜夜换新娘,一通乱睡,还不用给钱。难道这他妈的算行业福利嘛,想想一些弱势女演员比矿工都惨,矿工卖的是命,弱势女演员除了不卖命,啥都给卖了。
少数女演员或许是潜规则潜入戏了,都潜到深海了,非常放得开。那天雷四来剧组探班,一个女演员知道雷四是煤老板后,小半瓶红酒还没喝完,就把雷四拉到酒店房间里狂干,不求感情酝酿,只求马上拥有,搞得雷四有被**的不爽感觉。
剧组他妈的就是造假梦工厂,什么都是假的。拍战争剧,真枪就两把,有的假枪居然是泡沫板做的,风能给刮折了。碉堡也不结实,主体是木板,四周是泡沫板,涂上一种鬼颜料,看上去有岩石的效果,风大的时候,也会晃,上边还站着人哪。
拍戏听着好玩,比挖煤窑都累,领着一个草台班子对付各种破事,像我这种一天能赚五六十万的人,陪着他们玩太不值了。
剧组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好人不多,寂寞的人很多,武师、场记、剧务大概常年行走江湖,晚上不是忙于嫖娼,就是诱奸某女群众演员。
导演、男女主演这个级别,价值观大多崩溃,互相之间谁都敢强行干谁。宾馆不太隔音,一到深夜,楼道里经常传来喘着粗气的撕扯衣服声,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惺惺半推半就,反正从来没人就此报警或投诉。好多时候,撕扯半天竟然传来了淋浴的声音,肯定是从了,他妈的,前头撕扯那部分算前戏吗。
作为一个作风不好的煤老板,我竟然都觉得不习惯,感觉像待在人间淫狱。
戏拍了一半,我就撤了,不是因为夜里睡不好,而是实在不想受这份罪,起早贪黑,死赶活赶地干活,也就这帮烂小伙能盯下来。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部电视剧后来竟然赚了,还获了个风尚大奖,虽然没赚多,但让我们对花少刮目相看。永远得记住,人不能只看表面。
或许我对剧组全体工作人员的看法也有错误,在此一并道歉。
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已出版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65811.html 新浪连载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070589#review_point 当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8 09:19:22
经典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4 13:12:36
顶顶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8 09:27:19
向阎锡山学习
——阎锡山厉害,学习他的人也不弱。

小女子不可一日无爱,大男人不可一日无权。作为成功男性,研究政治也是煤老板们的一大喜好,从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身上吸取营养,比上个什么EMBA班有用多了。有人崇拜毛主席,有人欣赏蒋介石,还有少数人爱琢磨阎锡山,觉得老阎城府深不可测,个性极度圆滑,值得学习。
阎粉们普遍认为,阎锡山最值得学习的是他的治军之道。在阎锡山的军队里,除军事建制外,还设立了很多种团体,如“军人法政讲习所”、“军政研究会”、“军人讲演会”、“军人洗心社”、“自省堂”、“三三铁血团”,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学习小组,讨论会。
阎锡山在军队内部成立这么多组织,所有小组都受他直接领导,就是为了让不同组织军人之间相互监视、相互牵制。阎锡山这点很高明,不用专门成立锦衣卫,刻意制造群众斗群众的紧张氛围,他实现权力大一统。
除了会管人,阎锡山也精通洗脑工作,算现代传销业的祖师爷。“洗心社”、“自省堂”,听听这名,你就知道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洗脑决定未来。
根生的资本手段超前,但在管理上,却是阎锡山的忠实信徒。根生把手下上万员工,按三百人左右的规模设立“大队”编制,队之上设立队委会、大队委员、小队委员、巡查、警安员、宣讲员等多级官职,每队设若干班,每班管五人,每人都有权力监管另外四人,班有班长、班副,人人都是监察长,暗中行使监督权力。
各队、班基层组织要把每一个工人的财产、工作、举止“看住”。为此,每队设有“保安会”、“监察会”及“队员会议”,把工人从吃喝拉撒到偷奸耍滑统统管起来。班以上的各级小队长还要就各种问题对普通班员定期巡查、询问,并专门制定了询查的标准,弄得工人们疲于招架,真是“工人头上九重天,千查万问没个完”。
在组织强化的同时,根生在干部、工人这两大群体中,人为地制造干部的优越感,利用干部与工人待遇上的差异,制造了一般工人与干部的矛盾,以利于他操纵利用。
在洗脑上,根生也有一套。以“正厂规”、“敦厂风”为核心宗旨,提倡企业全员全做好人,提倡以传统思想治厂,全员学习化。把“做好人”列为管理目标,时时展开“清除老鼠屎行动”,把难管的工人清除出去。
教人人当好人,不容易啊,根生让中层干部首先成为规规矩矩的好样子,让员工耳朵里听的都是正面话,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好样子,都努力做规规矩矩的人。
根生矿多,却很少发生事故,他学阎锡山好像是受益了。其他煤老板虽然羡慕,但觉得学起来很难。
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已出版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65811.html 新浪连载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070589#review_point 当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1 15:33:34
根生矿多,却很少发生事故,他学阎锡山好像是受益了。其他煤老板虽然羡慕,但觉得学起来很难。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6672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7 12:19:12
爆笑的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7 12:31:14
我想这就是牛人和平常人之间的不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11:11:18
老曹多壮志
——让理想变为政绩,不简单。

老曹当过三年县长,四年县委书记。
老曹爱在饭桌上讲政治寓言,有代表性的一个如下:
三人行。一个强者,两个弱者。
如果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可以对抗强者。
事实上,两个弱者很难形成合作,当一个弱者向另一个弱者要求合作时,可能对方会告密,提出要求的弱者会成为强者重点打击的对象,所以两个弱者平等地被奴役。
当然,强者可能用两种方式或更多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使另外两个弱者不形成联盟。
一种方式,就是分化两个人。将一个人任命为副手,成为一人之下,另一人之上的角色,使它既为强者服务,又可以享受到另一个弱者的服务,或凌驾于另一人之上,获得某种精神满足。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离间两个弱者,分别对两个人都表示好感,分别给他们暗示,使他们互相猜疑,使他们都得通过效忠才能有机会与强者形成联合,成为强者的一部分。
强者不太可能严厉打击两个人,除非他真正强大或只有强大却很弱智。
能讲出这样的寓言,证明老曹有政治头脑,当然他也有政治理想,并勇于实践。尤其是在当地方官期间,老曹一直致力于开拓一些煤焦生意以外的经济发展新思路。
老曹任县长的那个县,挨着黄河,县里有一个黄河古镇,风景有点特色,解放前一直是渡口,商贸比较发达,镇子上留下些明清老宅,看着比较有感觉。
老曹思谋良久,决定用“黄河第一镇”的概念来包装古镇,力图把古镇打造成黄河渡口文化和商埠贸易历史的发源地。
为了让古镇文化有丰富内涵,老曹组织县文化局的人重修县志,编了一些关于古镇的历史典故,其中一条是关于乾隆皇帝的爸爸顺治的,说出了家的顺治皇帝为了躲避儿子的寻找,曾隐居古镇三年。大家都觉得这条太假,可老曹觉得可以用,胆子大一点才能引发关注。
古镇没什么文物,老曹咬咬牙,把兴建新县府大楼的钱拿出来,从陕西进口了一批文物,作为古镇文物,以供游人参观。
“黄河第一镇文化园”成立仪式很盛大,先是祭祀了传说中的名人顺治帝,然后领导讲话、省台直播、文艺活动,该有的全有,场面很气派。
说实话“黄河第一镇”概念确实不错,老曹也下功夫装点了一番门面,就是游人不多。这事能算老曹的政绩,但称不上是辉煌的政绩,这让老曹很失望。
后来老曹换了个地方当县委书记,那地方的醋相当有名,全省人都认。上次旅游经济没搞活,这次老曹想玩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算把当地的醋文化挖掘出来,把当地的醋品牌推广出去。
怎么样才能把醋文化挖掘出来呢?老曹决定建一个醋文化博物馆。吸取了上一次自以为是建古镇的教训,老曹决定在建醋博物馆之前,出国考察一趟,看看人家外国人是怎么做类似博物馆的。
没打听到外国有什么知名的醋博物馆,倒是听说德国有个面包博物馆,在欧洲很有名气,参观的人很多。老曹带了一票县委的人马和我们几个老板,直奔德国多瑙河畔的乌尔姆市,参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面包博物馆。
翻译告诉我们,博物馆建于1955年,大门右侧墙上的德文是:德国面包博物馆;大门上方墙上的红字是:面包就是生命。翻译说,德国是面包消费大国,面包有几千种,人均面包消费量居世界之首。
老曹说,面包是德国人的生命,面条是我省百姓的生命,醋是什么呢?有人说醋是生活,有人马上反对,说酒才是生活,五味俱全。老曹总结道,酒醋同源,粮食发酵后,先变成酒,继续发酵,酒变酸了,就成了醋,所以说,酒代表好日子,醋代表苦日子,酸不就是苦嘛。
看到面包馆内的展品、说词和附件成百上千,老曹叮嘱县文化局局长,回去之后,把跟醋有关的古诗词、典故传说、食疗方法统统收集起来,在数量上要不亚于面包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得知人类制作烘烤面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比耶稣诞生还早,这种食物是妇女们发明的。文化局局长不屑地说道,历史悠久咱谁也不怕,醋肯定要超5000年。
面包博物馆集中了世界上最完整、最系统的面包资料和面包模型,还有图片、实物,也有复制品,像三百年前的面包烤炉,原始的捣面机器,能让人看到古今面包制作过程的异同。老曹觉得这搞得很好,我们要学习。文物局局长马上表态,一定学习,自己回去以后,马上从下面农村收一些跟做醋有关的文物,像坛子、篓子的,应该不贵,好收。
在面包馆的展品中,还有各国有关面包申请开店的批准文本,各国参展获得的面包奖状、奖牌、徽章和印章,以及与面包有关的钱币、邮票等。老曹感慨这个学起来难度大,但是也要上,并指示商业局局长要进口一些外国醋,放到博物馆里,等明年财政有条件了,咱也搞一次世界性的醋产品展览会。
面包博物馆最贵的文物是四件红土烧成的陶俑,是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物,是当时古希腊制作面包的用具。我来了灵感,说道,酒讲年份,酒厂都在中央台吹自己的酒窖上千年,酒醋同源,醋也能讲年份,咱也炒作炒作,弄个千年醋缸出来,做中国的年份醋,从三年陈酿做到六十年陈酿,肯定有特色。
老曹听了,来了兴趣,沉思了两秒钟,看了看文物局局长。局长痛快地说,以前老百姓们酿醋用的大缸就是普通大缸,又不是啥名贵文物,好收,一个月之内,保证收一个上来。
从德国回来,县里马上成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筹建委员会”,一票人马放下手头正常工作,全力搞博物馆。
博物馆筹建得差不多时,省城突然空出了个副市长的缺,老曹的后台当时还活着,一番运作之后,老曹挤掉竞争对手老陈,成功当选。
省城也有醋厂,规模不小,而且正好归老曹分管。老曹决定把县里筹建的醋博物馆转移到省城去,让省城的醋厂接手来搞。大家明白老曹的意思,搞政绩转移工程呗,让省城的醋先走向全国呗,这是对的,毕竟人家老曹出息了,地方上应该继续全力配合。
把县里和醋有关的文物运往省城时,文物局局长亲自下乡收来的古董大醋缸很是显眼,大家怀疑是假的。局长发誓赌咒说是真的,这醋缸好几百年了,故宫博物院专家都给出鉴定意见了的。
老曹在省城当了一年代副市长,因不服省城官场水土,不幸被免。老曹在省城说得上的政绩,就是帮省城醋厂搞起了醋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有特色,醋的制作技艺展示得很详细,醋文化典故解说得有趣味,博物馆成为省城旅游线路中的重要一景,每年能挣不少钱。
我跟老曹提过的年份醋,也被省城醋厂变成了现实,二十年陈酿、三十年陈酿,在博物馆和省城机场卖得特别火。我曾特别问过做醋的人,为什么不能像白酒那样搞五六十年的陈酿呢,不是更能卖上价吗?
做醋的人说,不行啊,三十年的老醋基本已经是糊糊了,三十年以上变固体了,不是忽悠人嘛。
当然那口古董大醋缸也功不可没,被导游说成是千年大醋缸,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游人来了都要摸一摸,导游说能纳福。
有次,我遇到文物局局长,问他当时买那口大缸花了多少钱。
局长说没花钱。
我说,没花钱?你帮我搞十口。
局长笑道,有年头的大缸哪那么好收,当时把县里的农村都跑遍了,都找不出一口完整的、五百年以上的大缸。后来东崖底的一个老头说,村头有个废弃的老茅坑下有口大屎缸,可能有年头了。
局长为了完成老曹交代的任务,抱着探索的心态,花了两千块钱让人把大屎缸弄上来,又花了五百块清洗,经专家检测,确实是有年头的大缸。
当时老曹在台上,局长自然不敢说实情,反正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5 09:10:00
好段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