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兴起重塑了全球劳动力市场,也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研究热情。其中,经济学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无疑是 Daron Acemoglu,其撰写的几篇关于机器人的文章,基本都发表在诸如 AER,JPE,RES 等经济学顶刊上,尤其是 2020 年发表于 JPE 的 《Robots and jobs: Evidence from US labor markets》,短短两年间,引用量就超过了 2400 次。
 
中文期刊中,也有多篇关于机器人的文章见诸于《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顶级期刊,关于各种话题的研究纷纷涌现。
 
看到这个领域日趋火热,我们参考了王永钦、董雯 2020 年发表于《经济研究》一文的方法,计算了 2011-2019 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机器人渗透度,以飨读者。该数据为公司层面数据,并保留了公司和年份信息,可与上市公司的其他财务信息匹配,展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我们参考 Acemoglu and Restrepo (2020) 和 王永钦、董雯 (2010) 的做法,构造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机器人渗透度指标。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其大致思路是,先计算出行业层面的单位从业人员的机器人数量 (机器人渗透度),随后再使用标准化的企业生产部门人数占比乘以行业机器人渗透度,两者的乘积即为该企业的机器人渗透度。
经过一系列运算之后,可以得到 2011-2019 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机器人渗透度数据。考虑到数据整理和运算过程较为复杂,我们收取一点工本费,购买数据后,会带包括原始数据,三个版本行业分类码的匹配方法,do file 与最终的计算结果等所有数据,可完整复制出计算过程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