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8 0
2011-06-14
1994年分税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客观上加强了中央ZF的财力,削弱了地方ZF的财力,而转移、支付制度又不完善,这也直接影响了地方ZF的财力;另一方面,地方ZF又要承担大量的公共事务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地方ZF负债机制转换和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再加上地方可用财力不足产生的压力,使预算法禁止地方财政负债的“明规则”,被事实上的普遍负债这一“潜规则”强制替代,也催生了许多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负债观,即借债不怕还钱、自己借别人还、不还钱还能借到钱的错误逻辑,进一步助长了地方ZF的盲目举债,从而在地方上催生了“前人借钱、后人还债”的奇怪现象,对于地方ZF官员而言,“谁借的越多,谁在任期内的政绩就越大”,这种机制也让地方ZF官员存在强烈的借债动力。
        大量的贷款催生了众多既得利益阶层,其灰色收入急剧膨胀,看看先前国家申明要加强管理的各种购物卡、优惠卡,各种繁荣的背后就是得不到监督的权利及其膨胀的欲望。地方ZF融资平台(地方壳公司)以土地财政做抵押向银行融资,地价高企房价高企,老百姓就是最大的冤大头,要为高房价背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