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份中国90后收入的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90后月均收入8000元,三成90后零存款,两成90后存款达到10万以上。
评论区里,许多年轻人留言写下自己的真实收入:
“94年,月入3000的我给各位拖后腿了。”
“我92年的,月入5000,还总忍不住剁手,每月月光,没有存款,我是不是没救了?”
“95后,国内有房有车,国外一套别墅,月入8万+”
中国年轻人已经被严重割裂。
B站宣传片《后浪》中,有钱的年轻人们锦衣华服,一掷千金。
他们在世界各地狂欢,开着天价跑车,玩着刺激又烧钱的运动,冲浪、高空跳伞......
她们可以为一件裙子花费上万,可以用高档的电子产品自学一门语言,可以在繁华的东京街头跳舞。
而另一边,没钱的年轻社畜,每天上班如同行尸走肉。
下班回到狭小昏暗的出租屋,只想用不动脑的综艺和游戏麻痹自己,吃饭全靠泡面和外卖,购物只敢拼夕夕…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赚到更多的钱,很多人火力全开,结果却惨淡收场。
我的同学老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自小穷怕了的他,毕业后毅然去北京打拼,早早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第一份工作是底薪3000的销售,拼得连命都不要了:
凌晨3点还在整理客户资料,头发大把的掉;
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只为能拿下那一单;为了省下2块钱,宁愿步行也不舍得坐公交;......
然而,拼到身体快垮掉,自己攒下来的那点钱,别说买房了,就连厕所也买不起。
这样的对比真实又残酷,我们不得不思考:
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怎样才能突出重围,提升收入,跨越差距继而实现人生逆袭呢?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一样,希望通过拼命工作来赚钱,然后忙碌了一辈子,到头来发现自己依然很穷。
说到底,我们不是不会赚钱,只是用错了方法,缺少思维,所以才没有积累到财富。
我的朋友小如就是靠数据分析,从而成功实现了人生逆袭。
和多数职场人一样,她以前的月收入也很低,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只有4000块。
刚入职场的小如,想着一定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涨工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应该就会像我的同学老刘那样,拼死拼活,也赚不到多少钱。
后来,在同事的劝说下,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有一份死工资,永远都会忙碌而贫穷着!
于是,她通过朋友了解到,原来会SPSS、STATA等软件也是可以创造收入的,一年至少也可以多个4、5万。
如果你毕业于双一流、985、211高校,会操作stata、spss、python、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或是懂得仿真、建模、R语言,又如当初的我一样,
结尾再说一句:当钱不再是问题,你将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和更自由的人生,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