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aixiaoyu 发表于 2011-6-15 11:02 
在博士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
上财的就业还能交出这么一份答卷,
虽然不是名校哈(按某些人说法),
可就业不知道比某些所谓老牌名校(请勿对号入座)高多了。
实在,很失望,上财么,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多的各层次投资,没有充实到实业界,实在极为可惜!!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考研与考博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8849&page=1&from^^uid=433101
补充观点:个人以为,地方的院校,地方的企业——尽管是“上海”那个当今世界少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好城市——只能说明上财2008这届博士有些亏大了;估计如同8+9那届的硕博士分配,由于大环境的收缩,上财的经济学博士,这么稀缺的人才;竟然:居不过黄浦江两岸,行不出长三角一带!而一个只在本地区有高级人力资源影响力的高校,说是“高明”,或者“好的答卷”;有些差强人意了。
当然,也很有可能,2008年之前,以及2008年之后,上财的经济学博士的具体分配,都比1L列举的形势要好N倍。而仅就此届而言,实在是,实在是,令人失望无比。
P。S。仅就羊在“论坛”获得的公开信息而言,上财的经济学博士应该是在当今中国前五名,也就是“经济学高等教育超级大国”或常任理事国之列;以中国如今的影响力,羊以为,进入前五名,则意味着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应该也是在前20名之内的。以目前全球实业界(泛工业界的概念),以及中国的金融,经济界,大约1000多家顶级企业或“超级”机构的人才需求而言——羊以前以为上财的经济学博士的HIREACCOUNT或职业需求比,应该至少在20-30:1的水平!(相当于1999~2005年以前人大,北大,清华核心专业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比水平~~)而今~~~~这个结果,令人跌破眼镜哈。当然,如果说是类似“熊市补仓”/“摊薄人生投资风险”的一种操作,应该也是可取的。上财的经济学博士们,先是通过上海大学这种“建设中的本地大学”,获得本地户口或相应的城市居住权等垄断资源;之后~~~熬上几年,再图人生真正的飞跃。应该说,这个路径是聪明人降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的好方法。仅就“后一种”可能性而言,个人以为,还是足以匹配上财经济学博士的。[sw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