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404 31
2022-09-04
[cp]#上海市监局回应巴黎贝甜被罚#
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已经看不懂这个时代的新闻了。


因为有些新闻,是需要翻译的。


比如巴黎贝甜被罚58.5万冲上热搜。


巴黎贝甜之所以被认定违法,是因为疫情封控期间,一部分员工在培训中心避难,他们本可以自给自足生活无忧,但是由于周边居民饥饿难耐缺乏生活保障,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一个保供企业的担当,巴黎贝甜承担起周边居民的面包等生活必需物资的供应,但只是因为这个活动中心的地址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于是就被认定为违法。


卖了四天,才5.85万元,请问有比这更良心的企业吗?


以至于有人高喊:众生皆苦,巴黎贝甜。[/c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9-4 07:02:10
特殊时期的市场和市场交换是否得应该到承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4 09:22:27
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特殊时期和特殊人性

上海一家西点面包店巴黎贝甜在4月份封控期间,为周边小区居民供应食品,营业所得5.85万元,近期事发,被市场监督局处罚58.5万元。




据上观新闻8月31日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督局处罚的理由是,巴黎贝甜用于临时生产的培训中心未取得相关资质,“当事人针对上述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改”“提交了整改报告”。




从一份流传出来的处罚详情单可见,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巴黎贝甜取得了物资保供企业的资质,原来的工厂由于疫情被封闭,公司转移了部分员工到培训中心过渡,利用培训中心的烘焙设备和物流中心配送的原材料加工面包自用。




随着疫情持续加剧,周边小区居民的糕点需求大增,巴黎贝甜生产了400个套餐出售给他们。




这400份糕点套餐为巴黎贝甜“惹祸”了。

如果巴黎贝甜拒绝周边小区的要求,继续把生产的面包在内部自产自销,只满足自家员工的要求,那它就不会“违法”,更不会受到58万元的处罚。




换言之,只要巴黎贝甜的老板员工,对发生在周边小区的疫情假装看不见、听不到,他们就可以为公司“节省”58万元。




作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巴黎贝甜不可能不知道超出许可生产地点搞经营的风险,但在疫情最严重的上海的四月,它确实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居民既然物资困难,卖一点食物给他们想必也不会有多大麻烦。




事实证明,巴黎贝甜还是“大意”了。




对于上海市市场监督局的这个罚单,舆论很是不平,人们纷纷为巴黎贝甜打抱不平,认为这个处罚不合情理,是让良心企业、良心人士心寒的不恰当举动。




很多人在网上说,要去把附近的巴黎贝甜“买空”




而舆论之所以冷对罚单,在行政处罚的言之凿凿之下逆势而上,赞扬巴黎贝甜的义举,有着许多或远或近的原因。




一个稍远的原因是,上海疫情尽管过去了几个月时间,但人们对疫情的情况记忆犹新。




尤其在物资保供这一块,出现过许多供应不足、部分不良保供企业为非作歹的事例。包括众多老年人在内的上海人,在“团购”时遭遇的种种艰难,令闻者伤心,给社会大众留下了广泛的心理创伤。




在这种情况下,巴黎贝甜冒着风险生产,尽管也收费,但在拿钱也买不到吃的时候,这毫无疑问是造福一方的“善举”。对于这样的“善举”,哪怕不要行政单位肯定,起码也不能落井下石。




可事实恰恰相反,巴黎贝甜等来的是一纸几十万的罚单,它要为疫情期间的“善举”付出代价。




这就是舆论最感到愤懑的地方,上海疫情期间,有许多黑心企业大发灾难财,不见到有力且有诚意的惩处,反而对一看不出有多大过错的企业选择性执法




这是人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理智上拒绝其罚款合法性的一大理由。

除此而外,近期较集中的一些行政处罚案例,积蓄了社会对此类处罚动机的怀疑,不认同它们是依法行政,质疑其中存在着故意敛财的意图。




近日,媒体报道榆林某小贩因为贩卖区区5斤芹菜,被罚款6.6万元,严重的过罚不相称引发全民声讨。




还有,大庆市某土豆商贩被罚,是因为进价1.2元的土豆卖2元一斤,要被罚款30万元,罚款理由是疫情期间哄抬物价。




榆林案例被国务院督察组当作反面教材,央视做了舆论监督报道后,榆林市场监督局也承认“过罚不当”。




由此可见,天价罚单只要不被上级查办,不被公开,就能凭借所谓执法依据理直气壮,可一旦被抓住,又自我批评为“过罚不当”,可见天价罚单很难说是“依法办事”,因为它具有相当大的弹性




正是在全民谴责天价罚单的舆论热度下,人们在看待巴黎贝甜被罚一事时,有了参照,心里有了标准,质疑 58万元罚单的正当性。




市场监督局在处罚巴黎贝甜时,也承认它们只卖了三天的套餐“没有投诉”,“原材料没有问题”,最后只找到“没在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地方生产”的这一违法事实——而这样的认定完全无视四月上海的疫情局面




但是,同情巴黎贝甜的民众正在以实际行动提醒市场监督局那些人,他们在社交媒体下搞抽奖,奖品就是赠予巴黎贝甜的购物卡。更多人都在寻找住所周边巴黎贝甜的门店,前往购物消费以示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巴黎贝甜接到的58万元罚单,已经变成它的“勋章”;




它被认定的所谓“违法事实”,正变成它的社会声誉和光荣历史。





而这一切舆论之所以能够导致如此结果,恰恰还是因为那句俗话,“公道自在人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4 09:28:47
处罚事由显示,巴黎贝甜关联公司上海艾丝碧西食品有限公司在疫情封控期间封闭了位于景联路759号的工厂,安排部分因疫情防控措施无法回到住所的员工前往其培训中心(老虹井路100号)暂时过渡,并利用培训中心烘焙设备及物流中心配送的原材料制作面包自用。
经查,当事人于4月23日至4月26日期间,在上述培训中心内从事糕点类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而该地址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相关资质。当事人的上述行为属于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其处以没收物品、没收违法所得5.85万元、罚款58.5万元的处罚。
在回应中,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注意到网上舆情反映“巴黎贝甜”被罚引发社会关注。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
在“巴黎贝甜”案件中,办案部门考虑了企业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涉案金额等实际情况,依据《食品安全法》法定最低幅度给予从轻处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4 09:39:06
众生皆苦,巴黎贝甜。为众人烤面包者,却被罚款58万,巴黎贝甜因疫情封控期间无证生产被罚。网友:食品管理不看质量,反而盯着资格证不放,挺滑稽的。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

巴黎贝甜:我赚了良心钱。

上海市民:我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了吃的。

巴黎贝甜员工:疫情期间我们还有工作干。

上海官方:未经许可,罚58万。
----------------------市场和交换是从这里开始,人类文明也从这个基础点上开始,权力和利益冲击着人类文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4 09:42:39
有态度网友05dsGg[网易上海手机网友]热门跟贴昨天 21:28
可以罚巴黎贝甜。但是作为一个被封二个多月的公民,我更想知道那些封控期间供应烂肉腐菜的指定供应商是如何处理的?我今天买了巴黎贝甜,只为公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