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固定资本存量各省资本存量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2000-2020
2000年价格
单位:亿元
数据说明: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指数,1978-1992年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1993-2004年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海南1978-1989年来自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004-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价格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6)》
其他数据,比如海南1978-1989年固定资本形成额及指数,海南、天津及重庆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及2004年以前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价格指数均来自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004年之后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对于1978~ 1991年采用西藏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替代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单豪杰)
重庆1978-1996年的数据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替,并且用四川1978-1996年固定资本形成额数据减去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四川1978-1996
一、天津1978年至1988年直接采用R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数值代替IPI(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二、 海南1978~ 1990年直接采用海南的RPI代替。
三、重庆1978-199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缺失,用RPI代替IPI。
四、西藏的相关指数(1978-1992)使用青海和新疆的平均值。(单豪杰,2008)
2018年数据更新:
计算固定资本存量的原始数据(用作投资指标)各省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直以来都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但是,《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不在提供上述原始数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2019》更新较慢,除了上述年鉴之外,我们也找了各省的统计年鉴,发现不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没有了,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没有找到。
《中国统计年鉴》上唯一找到能跟各省投资沾点边的数据就是“10-5 分地区按领域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情况(2018年)”
因此,我们利用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一年的增长情况来计算2018年的投资数据,进而计算2018年的固定资本存量。
2019年数据更新:
更新方法同2018年,使用《中国统计年鉴》里的“10-5 分地区按领域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情况(2019年)”计算投资数据。
提供以下两类数据:
一、全国31省份各省固定资本存量2000-2019年(2000年基期)
一、全国30省份各省资本存量原始数据及计算过程200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