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29 9
2011-06-16
世界危机经济学家罗比尼(Nouriel Roubini)
曾在大市一片看好声中,预言美国金融危机和随后引发的全球性信用危机,因而赢得末日博士(DrDoom)的称号。下面是末日博士最近写的一篇文章的译文,转载分享                                                                                             
                                                                                                                                                                                      中国豪赌恶性经济增长


    目前,中国的经济表现为过热,但再过不久,中国的过度投资将会促成国内和国际的通胀;而一旦固定投资无法增加(最有可能发生在2013年以后),中国经济就将经历大衰退。因此,中国的决策者不应该只集中精力确保当前的经济软着陆,而应该担忧新5年计划后半期可能遭遇的经济衰退。与“11-5规划”一样,新的“12-5规划”也提出了要提高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但在类似的美丽辞藻背后,新规划的细节却明示了中国经济仍将依赖于投资拉动(包括住房投资在内),而不是依赖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对居民持续的财政转移、税收政策、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户口政策的变革,或者是金融抑制的放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持续着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和人民币的低估,从而导致公司和居民存款率高居不下,也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对基础设施、房地产、进口竞争工业产能和出口部门的投资)。当2008-2009年中国净出口在GDP所占比重从11%下降到5%时,中国领导人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应对措施,使其在GDP中的比重由42%提升至47%
正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2009年的中国经济并没有遭遇类似日本、德国和其它亚洲新兴国家那样的严重衰退;而2010-2011年度,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甚至已基本接近50%
然而,任何一个试图将投资比例维持在GDP一半水平的国家,最终必然会遭遇大量的生产过剩和骇人的不良贷款问题。中国在实物资本、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方面充斥着过度投资,空荡荡的机场和高铁、没有出口的公路、成千上百个庞大崭新的中央或省级ZF大楼、鬼城、预防全球铝价格上涨而新建好但未开工的炼铝厂等等,无一不是中国过度投资的明证。
短期来看,基于中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投资先是引发资源价格上涨,但接着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通胀压力,而制造业和房地产也将首当其冲。最终,更可能是2013年以后,中国经济将遭遇严重的硬着陆---包括90年代东亚在内的所有过度投资,最终都以金融危机或后续经济缓慢增长为结局。为此,中国需要减少储蓄和固定资产投资、降低净出口在GDP的比重、刺激消费的增加。
国将仍会以可预见的高昂代价来维持经济高增长。




见附件
附件列表

中国豪赌恶性经济增长.doc

大小:28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6 13:54:45
听起来很恐怖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3:57:25
所以叫“末日博士”,不过我觉得人在自然规律面前要有畏惧之心,在经济规律面前道理也是一样。如果什么都不怕,这才叫恐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4:01:14
12.5规划华丽的辞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4:12:49
真的,假的。有这么恐怖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4:15:51
12.5规划华丽的辞藻
确实如此哦,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可是又有几个是可以付之行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