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捧杀中国转为封杀
央行前日突施回马枪加RRR,令结算前夕的A股再受冲击,沪指昨天失守5天及十天平均线,以全日低位收2705点,在2700前已反复争持多日。股市的升升跌跌乃惯常事,但透视出目前经济的复杂性,及官方拟控通胀与保增长并存,避免经济陷入滞胀之心,溢于言表。可惜世事往往难遂人意,调控处于两难局面下,更值得投资者关注。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复杂性,若以阴谋论角度来分析,可能非常骇人听闻,但防备之心却不妨加强,否则可能会碰得焦头烂额。
以下试从几个角度揣摩及拆解这场乱局:一、央行前日于收市后突宣布加存准率,打破周末效应以至惯于傍晚公布习惯。时点选择上,为何要这么急不及待?这相信与近日就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争论激烈,不少人以为增速放缓,央行政策有可能转向,即紧缩货币或转宽松,于是在统计局数据公布后,A股涌现一波狂升。或许央行怕大家错误解读,更要显示打击遏抑通胀的决心,于是以此方式宣示,予市场更深印记。
二、5月份通胀同比升至5.5%新高下,农村的CPI更达6%,将对近6亿元收入低微的农民造成更大的冲击,换言之稳定指数会随通胀愈高而愈下滑,因而迫使官方须果断出手,在增长放缓及控通胀的两难之中,先落重药退治物价高企的高热。
三、外围方面,美国月底QE2完结后如何发展,已存在极大的不明朗,且近日美国证交所,对中国企业的财务打假行动,愈演愈烈,是否存在政治因素虽无证据,但商务部昨天亦表态: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不应遭受歧视,反映中美角力,正于各范畴烽烟四起。
四、商务部昨天公布1至5月FDI为480.28亿美元,同比仅增23.4%;其中美国对华实际投入金额为12.85亿美元,同比竟下降24.1%,是因为美国复苏乏力,还是美国已欲远离中国市场?颇堪思量。
五、央行继续收紧银根,除了控通胀防暴动外,估计还可能因为地产的泡沫危机正逐步浮现,在周二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更首次提出要防范次级房贷。原以为这个美国在金融风暴中浮现的怪胎,想不到竟亦能于孕育催生出现?此外,地方ZF融资平台贷款所隐藏着的隐性债务风险,更加是一大计时炸弹。
六、继今年4月穆迪及IMF后关注的资产泡沫风险,以至将中国房地产的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后,标普昨天亦趁热闹,亦将房地产股的展望调整为负面。究竟目前外围是大合唱(淡),还是将年前吹捧麻醉中国的捧杀策略,又急转弯为围杀?都值得投资者细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