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面来看:1)学而优则仕的环境变了,也就是买方的人换了,买方需求也换了,而我们读书还没有match这个需求,所以就不能致富了。
2)学到真知识与否的判断标准被架空了,所谓学出来了也自然大打折扣。fankly speak, 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彻底地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了。本来,知识在哪里,如果你学到了,并且能够实际应用,应该还是可以提供生产力的。可是,实际的情况是,判断你是否学到了知识的标准变成了你能不能高分地通过考试,包括学校的考试和各种职业证书。而高分通过考试并不是你是否能够实际应用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
3)大学扩招得厉害,老师的学术水平不够。现在的中学是应试教育,老师教得很辛苦,以为把学生送到了大学可以学到些真本事。但是,实际上到了大学,老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本事的老师可以旁证博引,把关键的问题说清楚,说明白;可是还是有些老师在照着书本念,照着考纲抠重点,把主要经历放在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上,学生自然也很难学到东西了。其实,好的老师不是一定要在讲台上手舞足蹈,或者制作漂亮的PPT,教案什么的;关键是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她总结的有关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展。所以,说到底,老师为什么念书,还是因为老师对这个问题也搞不清楚,或者理解不深,自然也说不出什么观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