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的感觉器官感觉到,并通过大脑推理得出的那个东西,并不是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本体。只能是感觉器官和大脑对于不敢确定是否事实存在的信息现象。因为,“我”的感觉器官和大脑不可能没有中介就与客观物质环境对接,而只能以客观物质环境的信息作为中介传递给人,中介传递给感觉器官和大脑的信息总是由于介质被环境的干扰而出现失真,所以,被我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或者扭曲的信息,但人脑却有以比感觉器官仅仅是去直接感觉客观事物信息现象的更加高级的推理形式来猜测客观事实本体的真相,因为人脑的功能(意识)可以在接受到环境信息现象之后对其存储、记忆,并且通过这些存储、记忆在神经元的信息建立相互联系,从而推理和组合出感觉器官感觉不到的映像,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创新!当然,创新出来的映像有可能符合客观实在的真相也有可能不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相,当然,符不符合真相不是当下能够判断出来的,只能通过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慢慢将会分辨出那一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构,那一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假设,毫无疑问,后者,将会作为真理而把保留下来,前者将会作为荒谬而被抛弃。
因此,“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的只能通过某种媒介不断的感觉环境的信息,分析展示在意识之中的杂乱无章的现象,并从中整理出相对于“我”来说那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去选择其中的取舍,这种活动本身在不同的时空具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形式却是相同的。
可见,人生就是一场不可能重来的实验,然而其形式可以重复。
(主体/媒介/信息/干扰/时空/感觉/整合/推理/创新/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20653&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