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各省数字惠普金融指数城乡收入贸易额2011-2020年
参照李牧辰(2020)的做法,对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的基准回归部分进行复刻。
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功能观出发,重点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数据介绍
数据名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数据年份:2011-2020年
数据样本:全国31个省份*10年=310条
数据格式:DTA格式,内含dta原始数据、do文件处理代码和基准回归;及PDF参考文献
二、数据指标
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泰尔指数、参考程名望(2019)计算泰尔指数,详见前文、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惠普金融指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来自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详见前文、经济发展、人均实际GDP、取对数及平方(1990年为基期)、城镇化率、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产业结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GDP、传统金融发展、金融产业增加值、财政支农、农林水支出、教育水平、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人数的对数、对外开放程度、货物进出口总额
三、参考文献
李牧辰,封思贤,谢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132-145.
四、部分数据概览
处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