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2777 4
2022-10-12

上市公司企业避税活动指标避税程度2007-2021名义实际所得税率会计税收差异

税收激进度/税收规避/避税程度




避税2.png


避税1.png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和计算
数据对象:沪深上市公司,主板中小企业板科创板创业板
数据区间:2007-2021年

计算说明
1、名义所得税率减去实际所得税率的差额(RATE_diff)
各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并不能很好反映其避税程度。我们使用名义所得税率减去实际所得税率的差额(RATE_diff)来反映企业避税程度。该差额越高,则企业避税程度越高。
2、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税率之差”的五年平均值(第t-4年至第t年)(LRATE_diff)
因为存在税收返还以及企业和税收征管部门的税务纠纷可能会持续好几年,所以仅仅使用当期的实际税率衡量企业避税并不恰当。为此,Dyreng et al.(2008)提出使用多期实际税率的平均值来刻画企业避税。借鉴这一思想,我们还采用了“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税率之差”的五年平均值(第t-4年至第t年)(LRATE_diff)来衡量企业的避税程度。
3、会计一税收差异(BTD)
BTD等于(税前会计利润一应纳税所得额)/期末总资产。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所得税费用/名义所得税率=(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名义所得税率。BTD越大,意味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越大,从而企业越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
4、扣除应计利润影响之后的会计一税收差异(DDBTD)
DDBTD由模型计算得到:



TACC为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一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总资产。u表示公司i在样本期间内残差的平均值
ε表示t年度残差与公司平均残差u的偏离度。
代表BTD中不能被应计利润解释的那一部分。



筛选:
1、剔除金融行业
2、剔除税前利润总额小于等于0的样本
3、剔除了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异常的样本(实际所得税率小于0和大于1)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叶康涛, 刘行. 公司避税活动与内部代理成本[J]. 金融研究, 2014, 000(009):158-17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21 15:27:17
你这个数据预览不是只到2020年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21 16:58:04
18020551837 发表于 2022-11-21 15:27
你这个数据预览不是只到2020年的吗
只展示了部分原始数据,还有各税种数据没展示,是2007-20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4 13:10:09
您好,前几日购买了您的数据,汇总数据表中的一些企业缺失部分年份(例如000063中兴通讯没有16、18年),请问您是什么原因呢?可否有修正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4 13:14:23
您好,购买数据后发现,汇总表中部分企业缺失一些年份数据(例000063中兴通讯没有16、18年指标,但CSR\EVA中有对应年份的资料)请问您有修正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