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等欧洲国家的高福利生活要由中国百姓来买单?
综合资料
二次大战之后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竞争不光是军事上的,在争取民心,改善民生方面也做了相当努力。
希腊人口不多(约1100万),却享有世界上最慷慨、最昂贵的福利体系。ZF每年为国民名目繁多的福利拨出数以十亿欧元计的额外款项,致使希腊ZF财政多年严重超支,不得不超出自身财政收入持续借贷。2009年希腊的财政赤字占到希腊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债务总额高达2940亿欧元,平摊到1100万希腊公民的头上,相当于人均背负2.67万欧元(约合24万元人民币)的债务。希腊人被抨击为“世界上最挥霍的人”,拿着士兵的工资,却过着国王的生活,现在却要整个欧元区为其错误埋单。高福利大厦建筑在沙滩上,崩坍是迟早的事情。
“希腊特色”的福利制度
一、希腊公务员40岁之后就可申请退休和领取退休金。公务员死后若留有未婚或离婚的女儿,她们可以继续领取父母的退休金,据估计每年就有4万人申领,金额高达5.5亿欧元。
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及为其服务的高福利制度。ZF部门公务员数量就占全国劳动人口的10%。在林林总总的奖金和津贴、薪资以外,公仆每月可领取1300欧元津贴。连会电脑、说外语、乃至准时到班,都可以额外领奖金。公务员在复活节和夏天还分别可获得额外半个月的薪酬,圣诞节期间的餐馆和理发费用,都可以合法地申报为“圣诞节礼物”。
三、每年增加月薪两个月。不论公家或民营,一律给足14个月薪金。
四、编制外的编制。希腊有数百个莫名其妙具官方色彩的委员会,受雇员工逾1万人,每年花费2.2亿欧元。
此外,希腊因与土耳其长期不睦,导致国防支出远高于欧盟平均值,过去几年每年约开销140亿欧元,约占GDP的6%。
根据希腊ZF的计划,希腊将在今年把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至8.7%,到2012年把这一比例控制在欧盟规定的3%以内。为此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税收、改革养老体系、公共部门减薪等。比如开征燃油税,将个人所得税最高40%的税率起征点从7.5万欧元下调到6万欧元,在未来一年内停止招聘新公务员,工人退休年龄延长到63岁,等等。
德国人对希腊的这些情况强烈不满。3月初,《图片报》写给帕潘德里欧总理一封公开信,建议希腊人学习德意志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素质。信中说,在德国,人们一直工作到67岁才退休;公务员没有14个月工资;德国整天都在努力工作。紧接着德国4位大学教授以“希腊不走,德国走”为题向《金融时报》投书,要求希腊退出欧元区。
此外,希腊的老龄化负担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5.9%,在全欧洲是最高的,希腊退休工人享有退休前的绝大部分收入,这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长久以来,欧洲人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有着更短的工作时间,能够更早退休,并且还有近乎完美的医疗保障。很多欧洲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利。在全世界都还得勒紧裤腰带的时候,欧洲的高福利制度已经使很多国家捉肘见拙,入不敷出,而人们却已悠然习惯了舒服的日子。
即使在以严谨勤勉著称的德国,德国人一生下来就享受抚育金,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为每月184欧元,第三个孩子为每月190欧元,从第四个孩子开始,每月215欧元,这笔钱一直领到25周岁或有了固定收入为止。
对困难家庭来说,社会福利几乎包办了一切,领取的救济金只是“零花钱”,购买价值超出30.68欧元的日用品由社会福利局支付账单。
德国《图片报》的一个记者走访了一个拿救济金的家庭,男主人30岁,妻子23岁,他们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个家庭几乎所有用品,从拖鞋、衬衣、小孩床,到洗衣机、电视机、炉灶都是由社会福利局付款购买的。除此之外,他们每月还能领到350欧元的房租补贴、385欧元的生活费。
德国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会救济生活,每月从社会福利局领取350欧元的救济金和112欧元的养老金,社会福利局同时还要为他支付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
弗先生由于靠服用性刺激药物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ZF还必须为他每年支付购买“伟哥”的4900欧元费用。
最近出现金融危机的葡萄牙福利虽然赶不上这些高福利国家但也相差不远。
欧洲金融稳定机构执行长雷格林近日表示,中国对为救助葡萄牙而发行的债券标售“很有兴趣”,中国将继续大手笔购买葡萄牙国债,以帮助欧洲财政弱国度过时艰。由于该机构发行债券拥有AAA评级,与高风险的主权国债(如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不同,意味着中国ZF仍然希望将投资集中在较为安全的资产种类,而非高风险资产。
雷格林披露的信息得到了中国官方的认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17日表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直在增持欧洲债券。事实上,拥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也许能够帮助那些卷入财务漩涡的欧洲国家。所以当债台高筑的欧洲求助无门时,中国立刻站起来,帮欧洲扛起了一些债务烂摊子。
近年来,伴随着购买更多以欧元计价的主权债务和投资欧洲各地的基础设施(从波兰的高速公路到罗马尼亚的电网),中国正在增强其对欧元的支持。不过,由于欧债危机仍在持续漫延,一些欧洲国家出现新的巨额赤字、贸易壁垒与贸易逆差、失衡的经济结构等,这也决定了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为什么中国还要继续购买欧债,并将加大其购买力度。有分析认为,中国这样做至少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分散中国对美国国债的过度投资。继美国联储局之后,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虽说现在有债务问题的是欧洲,但谁能保证美国他日不会重蹈覆辙?需知道,美国现在负债高达14万亿美元,而且持续的高失业率会使情况变更坏,所以中国有需要购入欧债,以分散她对美债的投资。
另一方面,中国借购买欧债来保障自己的经济。如果中国要维持经济稳定,除了要顾及国内的发展外,还要得力于国外的经济环境。假设欧洲被债券问题拖垮了,那么美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在欧美两大经济区陷入低谷后,亚洲也难免会受波及。中国购买欧债正要避免这一切发生。
许多迹象表明,中国投资欧洲的意愿成为了欧洲债务危机主要缓冲。中国将在葡萄牙纾困债券中充当“大买家”,其购买份额占相当大比例,这无疑给债信危机肆虐的欧洲送去了大力神牌“定心丸”。希腊等欧洲国家2010年以来一直争取中国协助,解决债务危机。而中国持有的西班牙国债已由2009年的60亿欧元增至现在的250亿欧元,相当于西班牙外债的12.5%。
向来被欧洲人看轻的中国,目前成为欧洲一些国家翘首盼望的救星。欧洲陷入经济危机,急需资金摆脱困境,中国赶着去救火,是帮助他们渡难关。因为中国购买欧债,等于对欧洲雪中送炭,但中国能否获得欧洲的赞同,还是最终血本无归呢?这样的结果现在还难以预测。不幸的是,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购买债务深重的部分欧洲国家的国债,其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于50%。
有一个现象引人注意。欧洲一些国家既想享受中国的免费午餐,但又对中国加以提防。换句话说,虽然他们希望中国掏钱相救,但内心却充满警惕和提防。欧洲一些政界人士指出,中国购买欧债,不能与解除对华军售和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鈎;欧盟官员近来呼吁成立类似美国的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阻止中国收购欧洲企业。
这反映出一些欧洲人并不欢迎中国购买欧债。例如德国《世界报》在一篇题为《危险的依赖》评论声称,“欧洲让中国大肆购买欧债,应小心陷入对中国的永久依赖。”既然欧洲人存在这样的心态,中国购买欧债就太不值得了。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现实以及国情,中国没必要去充当欧债的“救世主”。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则是发达国家。从常识看,从来是富人借钱给穷人,但为什么中国却愿意借钱给比自己富裕至少10倍的这些国家呢。这无论如何都是说来过去的。虽然外汇储备是中国人制造的商品卖给外国人赚来的,但为何不用来提高国民待遇,促进国民消费,救助中小企业,解决上千万大学生就业问题,却大量购买欧债,供给外国人消费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参考资料:
定向通货膨胀是单纯砸向老百姓的灾难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105597115
每年生产的一半产品都免费送给外国消费者为哪般?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107208331
卖儿卖女之新时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17i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