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09 3
2011-06-21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1-06-21 13:55





日前,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高速办副主任周翊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透露,高铁降速的主要原因是350公里时速是造假结果,“刘志军的350公里是假350公里,他是想买300公里每小时的车,跑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周翊民指出,后来又提出的380公里时速,是因为舆论对刘志军的压力很大,日本和德国的媒体对中国大力宣扬自己研发出了350公里时速的动车很不满意,他们明确尖锐地提出中国的提速只是吃掉了安全系数的结果。
  对于京沪高铁的安全性,周翊民表示,尽管用了一个多月来调试,但安全性还要观察,“实际上,我们目前这几条高速铁路小问题常有,有些问题看来小,实际不小,但都保密”。
  以下是周翊民观点摘要:
  350公里时速是造假
  刘志军在任期间要求所有装备上的指标都搞成世界一流,世界第一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什么都要世界第一。我们买的德国车CRH3和CRH5,还有与日本合资的青岛四方工厂生产的CRH2。外方卖给我们的合同上明确写着最高运营速度是300公里,因此,刘志军的350公里是假350公里,他是想买300公里每小时的车,跑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那么人家的车能否跑350公里呢?可以,但会吃掉安全余量。不是中国自己的设计,一旦出现问题,中国自己没有经验和技术去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350公里这还不够,后来又出来380公里,为什么会出来呢,就是舆论对他压力很大,日本、德国的报刊对中国大力宣扬自己研发出了350公里时速的动车不满意,他们明确尖锐地提出中国的提速只是吃掉了安全系数的结果。
  实际上他们的车都做过400公里以上的安全试验,来测试这个车的性能和考虑它的安全余度。1996年6月12日日本新干线列车的实验速度跑到了440公里,法国人在很早以前也试验过574公里的最高速度了,因此实验速度和运营速度是两码事,但是当时的铁道部却将试验速度宣传成中国的新发明。
  对于之前提到的买车合同上明确规定的运营速度为300公里的事情,德国西门子驻中国公司的交通运输部门总裁跟我一起吃饭,我问过他对于现在铁道部讲跑350公里有什么看法?他说,第一我们只要有订单,你们在中国怎么说我们不管;第二我卖给你的车是300公里,你们超过300公里的运营出了问题,我们不负责任;第三,不能出口,我们的技术转让给你,只能在中国使用。这就是铁道部觉得必须要自己弄出个380的理由。
  但是应该承认,这几年引进这些车以后,铁路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确实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核心研发能力还没有。
  有些高铁安全问题被保密了
  用短时间一两个月联调联试就说很好,可以运营了,但是从长时间来说,我们还要观察。我举个例,台湾300公里的高速铁路就出现了路基下沉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目前这几条高速铁路小问题常有,有些问题看来小,实际不小,但都保密。比如说武广线曾经发生了一个电机的端盖飞出来了;200公里的北京到沈阳的CRH5多次因为中途故障而停车。太原到石家庄的石太线才建了2年,已经出现了沉降,据说线路沉降最大处达到40厘米;据说京津城际也出现了一定沉降。沉降是一个多多少少都会有的问题,有一个允许的幅度,超过了这个幅度就要减速了。
  周翊民简介
  周翊民曾任铁道部的副总工程师、科技司司长、高速办副主任,是铁路机车、动车组方面的行家。京沪高速的论证、可研、立项等,周翊民几乎全程参与。(编辑 张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1 20:47:44
中国高铁的神话被某些博导用来证明中国行政垄断的必要性,不知道他看到这个会有和感想?国企除了在新闻联播里别的地方恐怕创造不出来什么值得国人骄傲的东西,即使是花大价钱买来别人的东西改造也搞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20:58:18
对于国内时速,我也觉得有点问题,但并不能埋没中国需要高铁的事实。如果全国高铁网络建成,中国铁路占客运总量有可能达到每天1000万,以平均票价200元计算,一天收20亿元,一年7000余亿元,足够高铁建设和运营。但目前不能形成网络,运量大打折扣。如京沪高铁远期运量1.6亿,没有形成网络之前,年运量5000万都要3-5年才能达到,成网之后,1.6亿的年运量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新一轮调价,高铁价格基本上到了民众可承受范围之内。如250公里时速的动车长沙到广州只要220元,如果全国成网,目前很多低速车都可以取消掉。由于国内的高通胀,调价之后的250动车基本上应每三年调价一次,否则就会亏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21:26:21
唉,真不知道说什么 ,你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