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746 4
2022-10-27
赵健 甲子光年 2022-10-26 13:00 发表于北京


Mobileye的估值约为170亿美元,这一估值高于2017年英特尔收购该公司花费的153亿美元,但相比2021年底宣布拆分上市时500亿美元的估值,已经缩水六成之多。

不过,英特尔似乎等不及了。

在自动驾驶领域,Mobileye是绝对的巨头公司。Gartner数据显示,在2019年底Mobileye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的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

对于Mobileye而言,相比于估值的缩水,丢失的车企订单才是一场更大的挑战。

1.盛极一时:卖了1亿颗自动驾驶芯片



Mobileye的创始人Amnon Shashua是一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教授,而Mobileye要做的业务就是“汽车的眼睛”。

Mobileye的EyeQ系列芯片,是自动驾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芯片。从2007推出第一款EyeQ1芯片以来,Mobileye已经推出了8款芯片。2022年,Mobileye推出了最新产品EyeQ Ultra,预计将于2023年底供货,2025年实现车规级量产。

从2019年至2021年,Mobileye的芯片出货量分别为1750万、1970万、2810万。截至2021年,Mobileye的芯片累计卖出了1亿颗。

不过,Mobileye目前仍在亏损,2019年、2020年、201年的亏损分别为3.28亿美元、1.96亿美元与7500万美元,亏损口径逐年收窄。亏损主要原因来自对人工智能公司Moovit的收购,以及基于股份的薪酬增加、研发费用的增加,而收入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Mobileye的车企客户

作为芯片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Mobileye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定位为二级汽车供应商(Tier2),通常与一级汽车供应商(Tier1)合作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

凭借超高的出货量,Mobileye在汽车ADAS领域走到了近乎垄断的地位。据Gartner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年底,Mobileye在ADAS的占有率为70%左右。

2.雄心勃勃的计划:ADAS与AV齐发力




长久以来,两者路线所代表的公司属于不同的赛道。早期的Mobileye属于典型的渐进式路线,但在过去几年,Mobileye逐渐开始两条腿走路,想要鱼与熊掌兼得。

Mobileye的全套解决方案

第二类是云增强驾驶辅助能力(Cloud-Enhanced Driver-Assist),在常规ADAS功能的基础上,引入了道路信息管理技术REM——一项基于视觉的众包高精地图。

第三类与第四类是SuperVision Lite与SuperVision解决方案,前者仅限高速公路,后者扩展到城市道路场景。在国内,这一能力常被称为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小鹏称为NGP、毫末智行称为NOH),能实现点到点的导航辅助驾驶,也是目前最先进的ADAS能力。

以上都是ADAS解决方案,除此之外Mobileye还推出了两个AV解决方案——Mobileye Chauffeur与Mobileye Drive,通过把基于相机的感知子系统与基于激光雷达的子系统结合在一起,并结合高精地图来提高系统冗余。

比如,去年9月,Mobileye发布了基于蔚来ES8打造的Robotaxi,将会在2022年在德国慕尼黑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展开车队运营。

过去几年,Robotaxi、Robotruck、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都是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赛道,诞生了众多独角兽与上市公司,比如Waymo、Aurora、图森未来等。Mobileye涉足该领域,是一场野心勃勃的增长计划。

不过,盛极一时的Mobileye并非高枕无忧。

另一方面,随着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Mobileye的看家业务——ADAS发起竞争。对于Mobileye而言,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更大挑战。

3.优等生恐掉队:大算力芯片的反击




2022年及以后将要上市的新款车型中,尤其是电动汽车,除了极氪之外,全部选择了英伟达、高通,以及国内的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的自动驾驶芯片。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英伟达率先打响了算力军备竞赛。2019年,英伟达发布了单芯片算力为254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衡量处理器运算能力的单位,1TOPS 指每秒可进行 1 万亿次操作)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又在2021年发布单颗算力达到1000TOPS的Atlan。2022年,英伟达更是发布2000TOPS的Thor,导致Atlan尚未量产而直接“自我淘汰”。

即使对比中国的芯片创业公司,在已经量产的芯片中,EyeQ芯片也不占优势。

尽管Mobileye曾多次表示“算力不是唯一标准”,但作为客户方的车企往往用脚投票。

Mobileye给车企提供的是“芯片+感知算法”的打包方案。这种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高效、低成本地实现对应的ADAS能力,但弊端也很明显——车企无法对内部算法进行调整与修改。Mobileye甚至在与一些车企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不允许车企自行开发感知视觉算法。

相比之下,英伟达、国内的地平线等厂商,可以在开发的每一层都提供开发工具(比如英伟达CUDA开发软件),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地平线则可以直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度的定制。

而像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甚至并不满足于感知算法的自研,连自动驾驶芯片本身也要自研。

今年7月,Mobileye正式发布首个面向EyeQ系统集成芯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EyeQ Kit。使用EyeQKit,车企可在EyeQ平台上部署差异化的算法和人机接口工具。

但这一次迟来的补救,能帮助Mobileye重回巅峰吗?

EN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0-27 10:09:13
谢谢分享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0-27 10:51:06
点个赞加点人气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0-27 11:20:18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0-28 09:14:58
saplow 发表于 2022-10-27 09:33
赵健 甲子光年 2022-10-26 13:00 发表于北京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