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一种自我报告问卷调查,用以评估一个月内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在此仅介绍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详见附问卷).18个条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o~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需要5~10分钟。
各成份含义及计分方法如下:
A.睡眠质量
根据条目6的应答计分“很好”计0分,“较好”计1分,“较差”计2分,“很差”计3分。
B.入睡时间
1.条目4的计分为“≤15分”计0分,“16~30分”计1分,“31~60”计2分,“≥60分”计3分。
2.条目5a的计分为“无”计0分,“<1次/周”计1分, “1-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
3.累加条目4和5a的计分,若累加分为“0”计0分,“1~2”计1分,“3~4”计2分,“5~6”计3分。
C.睡眠时间
根据条目3的应答计分,“>7小时”计0分,“6~7”计1分,“5~6”计2分,“<5小时”计3分。
D.睡眠效率
1.床上时间=条目2(起床时间)-条目1(上床时间)
2.睡眠效率=条目3(睡眠时间)/床上时间×100%
3.成分D计分位,睡眠效率>85%计0分,75~84%计1分,65~74%计2分,<65%计3分。
E.睡眠障碍
根据条目5b至5j的计分为“无”计0分,“<1周/次”计1分,“1~2 周/次”计2分,“≥3周/次”计3分。累加条目5b至5j的计分,若累加分为“0”则成分E计0分,“1~9”计1分,“10~18”计2分,“19~27”计3分。
F.催眠药物
根据条目7的应答计分,“无”计0分,“<1周/次”计1分,“1~2周/次”计2分,“≥3周/次”计3分。
G.日间功能障碍
⒈根据条目8的应答计分,“无”计0分,“<1周/次”计1分,“1~2周/次”计2分,“≥3周/次”计3分。
⒉根据条目9的应答计分,“没有”计0分,“偶尔有”计1分,“有时有”计2分,“经常有”计3分。
⒊累加条目8和9的得分,若累加分为“0”则成分G计0分,“1~2”计1分,“3~4”计2分,“5~6”计3分。
PSQI总分
PSQI总分=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E+成分F+成分G。
结果判读:
Buysse等确定PSQI总分5为划界分,其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86.5%。
国内以PSQI>7分作为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界值。以此划界标准对121例病人和112名正常成人分析发现,临床诊断和PSQI诊断的一致率较高(Kappa=0.89,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8.3%和90.3%(刘贤臣等,1996)。
这说明PSQI不仅对失眠症,且对伴有睡眠质量问题的疾病如各种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2010年人民军医出版社,作者戴晓阳。)
参考文献
[1]Buyss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q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srch .Psychiatry Research,1989:28:193-213
[2]Buyss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Quantification of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in healthy elderly men and women using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Sleep Medicine,1991,14(4):331-338
[3]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本贴为方便各位小伙伴使用PSQI量表进行调研分析,将相关文献列举于上,并整理了PSQI量表的Original article 以及国内的信效度评价文献,并编制了各维度数据自动换算和总分、变化值自动汇算表(附件中,其中Original article 以及国内的信效度评价文献免费提供,计算器由于是自行编制,且开放了公式编辑功能,所以作为收费提供),本计算器有以下特点:
1.根据2004年 WHO 以及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 最新界定,18-64岁的睡眠时间每日不少于7h,对既往模棱两可的睡眠时间阈值界定进行了明确,即将“>7小时”计0分,“6~7”计1分,“5~6”计2分,“<5小时”计3分调整为≥7小时计0分,其它计分区间含上不含下。
2.考虑了凌晨前休息和凌晨后休息的区别,设置了24小时制的床上时间换算功能,使用者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在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填入1-24小时数值即可。
3.设置了间接变量(衍生变量)层,解决了床上时间和睡眠效率评分换算成维度的不便。
4.所有自动换算功能的数值显示为粗体,方便与使用者手动填入的数据区别。
5.设置了复测量表和变化值。
6.开放了公式编辑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阈值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