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个大舞台,生活是最好的编剧,比电视剧更电视剧的剧情每天都在杜石的店内上演
有人在店门口打电话,等着天黑人们偷偷进店里典当完成,又快速消失在夜幕里。
对女生来说,鉴定金饰师傅的火枪就是前男友真心的试金石;也有人拿来自行组装机械表,每个零件都是真货,拼在一起成为一块永久的糊涂账。
被典当的物件总有各种各样的来源,但人们走进典当行的原因只有一个:生活已经陷入走投无路。
杜石在干了这行以后才意识到,缺钱人多到无法想象,光他经手的就小至5毛上至百万。
这行确实不好干,人们拿出家里最值钱的老物件来换几百块钱,有人把汽车只抵了4000块钱。
主要客群都是可怜人,杜石也有很多时候看不下去,但生意是生意,他也只能硬起心肠开门做事。
“黄金有价玉无价”,除非你真的十分缺钱
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同老人也会掏出陪伴多年的金饰换来几百块钱当生活费。
小单每天都在频繁疯涨,店里每件“民品”背后,都存在一段难渡过的生活。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典当行成为唯一的出路
东北语境中,“倒短儿”是个说不清楚的俚语。
可以说是资金的一时周转不灵,需要通过典当行暂时填补一些空缺。
一半人把东西押进典当行,抱有经济总有一天会重新转好的希望,另一半人则是因为除了典当行无处可去。
“你无法想象我们这种小地方人的法律意识有多薄弱。”
咱们俩关系好,你缺钱找我,但我也没钱,好在我能帮你担保。借完钱利滚利,还不上也完全不知情,听说当了黑户?没关系,我不是还照常过日子吗?直到有天想出门发现买不上高铁票,或者银行完全不给贷款。
这样的故事模板每天都在大量上演,很多人直到征信全毁还不知道“征信”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公务员、老师到农民,每人拿着房产证坐到杜石面前时都像被抽干了全部的精气神,讲述一个个近乎完全相近的故事。
他们急需用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求助于典当行。

坐在窗口的另一端,说明你已经失去了谈判的权利
这些人彻底陷入走投无路,杜石也无法给他们很高的评估。
房产价值大乱套,折价率怎么算是一回事,评估价低于成交价又是一回事。房屋需求量和人口流动率都在考虑范围内,更何况是东北小城的房地产。
其中一部分人评估只能拿到20%-40%,这就意味着他们有相当大的机会不会来赎走了。
如果身份是老师或者公务员也许能拿到50%的评估分,他们是被社会身份绑定在一个地方的倒霉人,但到放款也要大打折扣。
在2021东北GDP的增幅数据中,杜石所在的东北小城甚至显示“-0.5”,前一年的甚至查无可查。
事实上,这里的人们对一切都极其无力。
收到文件要修一条路,历经6个月路修好后整条街上餐饮倒闭一半。租金和货款是拖着商户向下溺水的巨石,将绑石头的绳子剪断人也就剩半条命。
餐饮老板低价抵押出私家车,给员工发了最后一次工资。剩下的门店房租还不知道要还多久,但已经没有可以抵押的东西。
疫情封控一个半月,城市陷入瘫痪,原本处于销售旺季的烟酒店老板为了保售烟证的等级,即便不能开门卖不出货也要照样向品牌进货,否则等到能够重新开始营业时,将没有资格售卖大几百的好烟。
为了维持生活,家底统统充值进货款,抵押一切还算值钱的物件,包括家里小孩的长命锁。

无论一件东西对主人有什么意义,进了典当行就只看克数
常年在东北承包工程的江苏老板,和杜石相见恨晚,畅谈半小时后从车上拿下准备典当的6件女式貂皮。没一点隐瞒,全是之前送给自己东北女友的礼物,偷拿出来的,但不必担心全部有收据,现在正在套现一切,准备回归南方老家。
大几万买的貂皮到这时候只能一件1500,临走还问杜石收不收金饰,晚点会把另一波礼物偷出来。
晚上确实打来了电话,听着明显被东北女友打的不清,只问他最快能多快把貂皮赎回来。
杜石说“其实这年头没有好的,全咬牙坚持,全希望能有天能翻身。”
做生意人最害怕的事不是赔钱,而怕彻底无法翻身,把全部底牌押进典当行时,棋就已经下到了最后一步。
走进东北典当行的多数人内心深处,还是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把典当出去的东西赎回来。
经济的切断让人们觉得已经陷入计无所出的困境,但他们还是会选典当抵押而不是变卖,就是期望并且认为自己有一天能够翻身的可能。
只要有了眼前用于“倒短儿”的资金,就还有一天能卷土重来,哪怕要付出一部分利息。

“典当”来的希望
临近年尾,越来越多的人登门典当行。
典当行对所有人敞开大门,收纳一切金银细软,客人们通常在利息上面讨价还价,在借多长时间上支支吾吾。年景下,没人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转势,眼前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所有人都说自己一定来赎,语气诚恳目光坚定,并向杜石讲述自己和这件物品的牵绊,结局无人能够预测,也许提前来赎,也可能就此绝当。
被生活抽干精气神的人们从柜台接过当票和资金,胸膛重新点起火苗,就此拥有了时来运转的本钱和机会。
“做生意人不怕赔钱,他们最怕自己没法翻身,最怕从此没有机会。”
杜石暗地里也希望,这些生活陷入走投无路的人走进典当行,也能用物品换取一些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