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中部人口空心化:六省份人口负增长 重庆为最
楼主
zbin7451f
2995
8
收藏
2011-06-2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称“六普”)显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东部和西部省份高增长、中部省份“空心化”的趋势。
从总量上看,目前,广东超越山东和河南,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更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间,人口变化的地区差异非常大。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市,常住人口急速增长,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也有较快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中西部的大部分省市区,人口增长减缓。其中,六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
六省份人口负增长
“六普”显示,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在10年间增长了5.8%,但增长集中在少数地区。按人口增加幅度分,可以把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一是高速增长地区,人口增加10%以上;二是中速增长地区,人口增加5%至10%,三是低速增长地区,人口增加低于5%;四是负增长地区,常住人口减少。
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市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市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省份,在人口增长幅度地图上连成一片。
2000年-2010年,九个省份人口增长超过10%,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按增速排序为:北京(41.9%)、上海(37.5%)、天津(29.3%)、广东(20.7%)、浙江(16.4%)、西藏(14.6%)、新疆(13.3%)、宁夏(12.1%)、海南(10.2%)。其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三个直辖市,可谓“爆炸性”增长。
按过去十年的增速,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每20年左右就会翻一番,天津常住人口的翻番也只需要27年。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广东和浙江。虽然上述五个省(市)2000年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3.7%(2010年则为16%),但过去十年,其人口增长占了全国人口增长的54.9%。也就是说,中国2000年-2010年增加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集中于这五个省市。
当然,西藏、新疆和宁夏三个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有海南省,过去十年人口增长也超过10%,高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其人口基数小,其人口增长仅占全国人口增长总量的6%。就其增幅而言,不过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六个中部省份的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按负增长的幅度排序分别是:重庆(-6.6%)、湖北(-5.0%)、 四川(-3.4%)、贵州(-1.4%)、安徽(-0.6%)和甘肃(-0.2%)。这六个省份,无一例外都在中西部地区,而且相连成片。如此规模的省域人口负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和变化的新现象。
同时,“六普”显示,人口低速增长的地区包括黑龙江(3.9%)、辽宁(3.2%)、吉林(0.7%)和内蒙(4.0%)、陕西(3.5%)、广西(2.5%)、湖南(2.0%)和河南(1.6%)。这些省区和已经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份一样,集中在内陆中部地区。
过去十年,人口增长在5%到10%之间的有,河北(6.5%)、福建(6.3%)、江苏(5.8%)、山东(5.5%)、青海(8.6%)、山西(8.3%)、江西(7.7%)和云南(7.2%)。这些地区和人口高速增长的省区相邻,分布在东西两边。
如果按常用的划分标准,把大陆地区分为东部沿海、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那么中国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人口的增加量看,东部人口十年间增加了5722万,占全国总数的81.2%。从人口增幅看,东部人口十年内增加了12.7%,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只分别增加了2.8%、1.5%和1.4%。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人口增幅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这表明,中国人口变化已呈现很强的地区特征。从绝对增长量看,人口增长集中在东北沿海地区。从相对增长幅度看,人口增长呈现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而中部省份已出现了大面积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可以预期,随着人口外流、低生育率持续,中西部地区人口将继续向东部扩散,中部人口“空心化”会日益加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zbin7451f
2011-6-27 09:00:31
人口“空心化”挑战
2000年以来,中国部署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西部地区重点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西部省份的改革开放力度也大为加强。经过十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取得相当的成就,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但是,从人口分布的变化看,西部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依然是“孔雀东南飞”,更多人离开“黔渝川”,来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大量人口离开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发达省份,就是因为东部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要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因为房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加之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出现了所谓逃离“北上广”的说法。但从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看出,“北上广(广义上,可指广东)”恰恰是过去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所谓“逃离”,更大程度上只是人们基于城市生活压力的牢骚,事实上,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持续冲向“北上广”。
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背后,有自然、历史、社会的原因,更有制度安排的因素。
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了某些政策上的倾斜,但因为制度安排的惯性,从现实看,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依然集中在东部少数地区、少数特大城市。这是吸引大量的人持续冲向“北上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上述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于一身,成为单中心城市,导致人口的过度聚集而不堪重负。虽然,作为个人要逃离“北上广”不难实现,但是,事实上,只要地区发展差距存在,只要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的制度安排不改变,必然有更多的人冲向“北上广”。
应当看到,中部人口“空心化”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甚为不利。那些离开中西部的人口,不仅仅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也往往是有文化、有闯劲的创业者;而留下来的更多的是年迈的老人和在学的幼童。青壮年以及创业者的离开,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会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养老保险是以省域为单位统筹和规划,中西部地区年轻人口的流失,虽然缓解了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像上海等大城市的养老压力,但必然加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老龄化,使这些地区未来的养老负担将不断加重。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诸多挑战和矛盾,是决策者必须及早考虑的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willyin
2011-6-27 09:02:30
1#
zbin7451f
楼主关于东、中、西部的划分,似乎和平常大家习惯的划分有很大差异啊(被楼主归入中部的6个省份,按平常习惯的划分,只有湖北、安徽算是中部吧,其他4个 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都是属于西部啊),是楼主自己划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党委工作部
2011-6-27 09:11:10
湖北竟然负增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cglee
2011-6-27 09:30:57
又整出个新词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tonygin
2011-6-27 09:33:30
好帖.....不过区域划分 确实不准确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bjdr2012
2012-6-12 13:46:39
路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yanght04
2012-6-12 17:11:18
热点争鸣:浅议如何应对价格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dugujiujia
2012-6-13 08:37:56
小地方要拼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转]社科院报告称7年后劳动人口负增长 民工工资将快速上升
外汇占款负增长难以产生重大影响
多种因素至南京一季度家电零售呈现负增长
雅戈尔业绩连续三年负增长 地产救主遇质量门
外资超市在华开店速度负增长 洋品牌仍占主导
茅台等15家酒企净利润负增长 日子将更难
进口持续负增长的背后
多国发布留学新政 赴美读研人数首现负增长
抗生素市场新拐点:2014年用药金额走出负增长低谷
王祎楠:人口或负增长,中国人如何养老?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热门文章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文本分析:从经管顶刊“加分项”到学术发表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哈耶克作品集 6本 含通往奴役之路、自由宪章 ...
25秋投资学回忆
PromptCoT-2.0-SFT-4.8M 监督微调提示 SFT ...
货币--是如何产生成长发展的和人类的四大工 ...
博观研究院2025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 ...
全球260多个国家的年通货膨胀率(1961-2024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