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微观经济学
关于边际成本函数(百思不得其解)
楼主
qsbr
29432
12
收藏
2011-06-27
悬赏
1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我们都知道,对厂商总成本函数求导可以得出边际成本函数,
但我发现把Q(生产数量)代入边际成本函数的话,得出来的边际成本结果是不对的。
就拿平狄克第7版的微观中,第8章的第7题练习题来说(我用Q^2来代表Q平方)
总成本函数是C(q)=16+4q^2 边际成本就为MC=8q
如果根据此边际成本函数,分别代入q=1,2,3得出的生产第1到第3个的边际成本分别为8,16,24
如果我们按总成本函数来求边际成本:
先求总成本,q=0,1,2,3时总成本分别是 16,20,32,52.则q=1,2,3时边际成本是4,12,20 这里就和上面的边际函数不相等了。
并且,我们可以按照MC(q)=C(q)-C(q-1)得出函数MC(q)=4(2q-1) 分别代入1,2,3也可以得到4,12,20
所以请问,为什么求导算出来的边际成本函数不是真实的边际成本函数?
谢谢!
最佳答案
andalis
查看完整内容
1、通过求导数获得的是边际成本函数。 2、先来看求导的含义。 设函数f(x),其导数是 f'(x)=lim△x→0(△y/△x),也就是说求导是在自变量的增量趋于0的过程中,函数的增量如何变化。 3、那么在边际成本函数的定义MC(q)=dTC/dq,以及MC(q)=TC(q+1)-TC(q),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考察产量增加很小很小的量,以至于这个增量趋于0时候,总成本的增量如何变化?而后者是产量增加1单位,总成本的增量如何变化? 前者的增量是一个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andalis
2011-6-27 15:11:54
1、通过求导数获得的是边际成本函数。 2、先来看求导的含义。
设函数f(x),其导数是 f'(x)=lim△x→0(△y/△x),也就是说求导是在自变量的增量趋于0的过程中,函数的增量如何变化。
3、那么在边际成本函数的定义MC(q)=dTC/dq,以及MC(q)=TC(q+1)-TC(q),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考察产量增加很小很小的量,以至于这个增量趋于0时候,总成本的增量如何变化?而后者是产量增加1单位,总成本的增量如何变化?
前者的增量是一个动态过程(无限趋于0),而后者的增量是1个常数。区别就在于自变量q是否是无限可分。所以两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看待产量q的增量对总成本增量的变化。4、所以你带入具体的离散的数值计算的话MC=dTC/dq,MC=TC(q+1)-TC(q),当然是不一样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xuexi5
2011-6-27 15:37:14
真滴呀,楼主的这个假设成立的话!算是一个大发现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xuexi5
2011-6-27 16:08:17
真滴呀,楼主的这个假设成立的话!算是一个大发现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lhj2616
2011-6-27 16:13:33
根据边际成本的概念: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导致成本的增量。当产量从1增加到2时,从图形上看这个距离是有个宽度的,此时的边际成本应该按1和2的中点即1.5来计,则根据上式:MC(q)=4(2q-1)=8,与Q=1时的MC相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qsbr
2011-6-27 16:23:38
楼上你说的图形上看是指从总成本图形上看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andalis
2011-6-27 16:38:52
这个讨论贴也会有帮助。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p;page=1#pid1979122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qsbr
2011-6-27 17:54:15
哦 大致明白了 唉 高数都忘记了。。
那么当我要用离散值的时候才用MC(q)=C(q)-C(q-1)对吧
比如生产3个单位的时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水调歌头
2011-6-28 11:01:26
1#
qsbr
楼主善于发现!我也曾碰到同样的问题,就是边际的概念与应用不相符。比如,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在在最后一个单位的后面,而应用的时候呢,往往指的是“最后一单位效用”,如消费者均衡“最后一块钱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同样的道理,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也是类似概念,但应用时却真正表现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最后一单位产量带来的收益与最后一单位产量的成本相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yichousun
2011-8-15 16:56:25
点醒了我当年的疑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WangLuoxuan
2011-8-15 17:11:36
数学中从极限到导数。ΔC→0 ΔQ→0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xushunping9999
2011-8-15 23:48:05
2楼的解释非常准确
边际函数是导数,而差值是差分,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5楼的分析,虽然结果取中点是没错的
但是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选中点进行计算
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f(a)-f(b)=f'(c)*(a-b)
举例a=1,b=2,f(a)=20,f(b)=32,a-b=-1
所以f'(c)=12
由于f(c)=8c
所以c=1.5
这样就补充了说明内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aragorn111
2014-12-4 00:55:30
小弟是新人,最近也在自学微观。对此问题也有同样的疑惑,感谢各位前辈的指导。
但我想这个问题可不可以这样解释:
严格来说MC并不是成本函数的导数,而应该是成本函数的微分
,导数是函数值微分与自变量微分比值的极限,即微商,导数只是一个比值,dC(q)/dq=C'(q),那么dC(q)=C'(q)dq才应该是成本的增量
应用到楼主举的例子上:
C(q)=16+q^2的微分为,dC(q)=8q*dq+4(dq)^2,当dq趋于0时,dC(q)也趋于0,只不过趋于0的速度是dq的8q倍。 而当dq=1时,dC(q)=8q+4, 把q=0,1,2代入,分别得出dC(q)=4,12,20, 与实际成本的差值吻合。
不知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请指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求助]请各位帮我想一个成本函数
[求助]求解一道成本函数题!!
[求助]生产函数
为什么边际函数是连续的?
边际成本
请教一个确定产量的问题
求教大侠 关于边际成本函数
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道题,大神们帮忙看一看。
如何解读总成本函数y = -1.8437x + 67.718
求助: 解读总成本函数y=67.718-1.8437x
栏目导航
微观经济学
商学院
基金与课题申请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行业分析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热门文章
Nature点赞!哈佛MIT最新作:AI科学家时代来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达富发投资关于中百集团行情数据操作分析与 ...
GTAP11运行扩展数据库出错,希望高手指点。
2025秋季大摩宏观团队闭门会议纪要
建筑的想象之整理补充笔记
英文书籍
中国移动: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超越普里瓦洛夫数项级数卷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