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2165 9
2011-06-27
跨了专业,现在瞅着计量干瞪眼,怎么学习比较好呢?不求精通,但求入门,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7 21:53:42
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学会软件操作,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7 21:54:08
1.打好矩阵计算的基础,然后用R or GAUSS编点小程序。技术过硬了以后就会慢慢理解技术背后的含义了。其实,计量是一门很讲究逻辑分析的学科。 经济学的专业面非常的广 牵扯的领域也很多 从宏观上的和微观上的领域都进行了 相关的研究 宏观上来讲核心课程上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主要 设计国计民生和ZF管理方面的经济领域。与经济的规划有关 微观上来讲 核心课程是会计学、西方经济学等主要是研究市场主体的 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经济学更加侧重公共的管理即ZF管理 而管理学则侧重局部和微观管理即企业内部的管理 两者牵扯的领域不同 因此两者的理论的侧重也就不同 2.GREEN 的计量经济分析和hamilton的时间序列分析实在太难(也许是对我们来说,但我们相信与我们有类似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上面的方法也是不可能用手算的,也没必要搞懂,不拔除花很多时间也能搞懂,但从机会成本来说,这是不值得的.正是基于这些看法,学习计量经济学只是搞清楚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如何解释计量结果,其他相关运算全是选择比较好的软件,点OK就可以.我觉得这样效果很好. 另外,我只是对一个专题感兴趣,一个一个用软件实现,然后找相应数据做实证做论文. 总之建议大家不要搞得太难,会用会做就可以,具体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也不是最终的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7 21:55:10
转帖:
经验传上来,以供初学者分享。
    第一,不要开始去就看国外的计量经济学,看国内的。国外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难以短时间看完的大部头书籍,看完要很长时间,无论拿着还是看在眼里都是压力。而且对于翻译过来的东西,不一定翻译的都对。要看国内的书,看国内一些相对比较出名的计量学者写的是书,这里推荐两本,一本书是南开大学张小峒变得计量经济学基础,一是复旦大学谢编的,还有北大原ccer有个叫黄什么的老师编的计量经济学,还有一本比较薄的时间序列分析,不过不是人大王燕编写的那本,都很薄,看着都非常舒服,可以短时间看完,我个人刚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时候,看南开大学编写的那本,看了好几遍,关于清华李子奈编写的计量经济学,个人没有看,以为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拿着他的书学的,发现他用了矩阵的东西,加深了理解难度,而来发现有些地方解释的不清楚,不如南开编写的(个人认为)我推荐的几本书,对于南开的可以看个两三遍,然后再看一本时间序列分析,不看魏武雄编写的,那本太厚,随便到图书馆找一本,我个人看的是潘红宇编的,感觉比人大编的简单了些。看完这些后,再飞快的吧ccer那个叫黄。。。想起来了,叫黄小敏老师编的计量经济学入门看一遍,那本书个人认为变得非常好,非常简洁。看完这些书之后,再看高一级的,如写谢识予编写的高级计量和高铁梅编写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或者格林的那本。个人认为高铁梅编的那一本不好,也许书如其名吧机灵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而没有叫计量经济学教材呢?这本书编写的有拼凑的感觉,很不好,但可以参考。本人看的是谢编写的,不是很厚,看着挺舒服。李子奈和叶啊忠编写的高级计量因个人水平有限,看得很痛苦。看了两天不看了。重新换书再看。在刚开始看书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缠于一个问题,把初级教材多看几遍,有些东西就慢慢理解了。
第二,看完初级教材后,用两天时间捣鼓下计量软件,做到学以致用。本人没有在学习计量的时候,学完一章,就用下计量软件,觉得那样浪费时间,不如集中学习软件有效。学习软件时候不要去就学习高级的计量软件如sas和matlab等,要从容易上手学习。我是从eviews入手。每天都捣鼓个把小时,不出半个月或20天,eviews就可以上手应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7 21:56: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7 22:00:41
最重要的还是统计学的理论要有了解,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学几个软件的操作和对结果的分析技术,一般的回归建模等等基本步骤都是相似的,学会了一种举一反三套用过去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能懂一点编程技术和矩阵运算的理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统计方法背后的意义的。

Good luc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