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工作室 燃次元 2022-11-25 09:01 发表于北京
辞掉大城市的体面工作,或者离开体制内的安稳岗位,一些年轻人大胆做出选择,回老家寻找广阔天地。
90后凌雨南、曾宇、陈俊,就是这批探路者。
“2017年在深圳上班做客服,我的月薪只有2300元,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低,但那时候也做了四五个月。”凌雨南对燃次元说道。2016年毕业后,他曾在深圳两家公司上班,2018年底与两位同龄合伙人回到江西赣州市寻乌县,开始电商创业,销售脐橙等水果。期间高低起伏,到2021年,他们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
1993年出生的曾宇,10岁开始,便进入八一体操队练习体操,退役后他没有选择转业去体制内的工作,于2017年回到老家安徽的黄山市休宁县,创业卖臭鳜鱼。2021年,公司卖出60多万条鱼,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仅拼多多平台销售额就超过1000万元。
2021年,95后陈俊从国企辞职,合伙人(张涛)也辞掉公务员工作,他们一起在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创业卖青蟹。一年以来,拼多多店铺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
凭着对家乡产品的认同感,这些年轻人回到农村,几经探索,带火了一波农产品。赣州脐橙、黄山臭鳜鱼、三门青蟹,曾经局限一方的农产品,如今借助电商平台,在“新农人”的努力下,销往全国各地。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在拼多多平台上,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平台的95后“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报告显示,95后“新新农人”两年间增长了近4倍,他们普遍来自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父辈相比,具备高学历、懂经营懂管理、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等群体特点。
“在推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新农人’群体通过自身的创业创新,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力量。”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凌雨南、曾宇、陈俊等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走过的路,是上一辈人没有经历过的旅程。动辄千万规模的业绩,背后是“新农人”探索的新道路。

4个95后的5000万“脐橙大业”
2016年暑假,即将从职校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凌雨南,和发小蓝宁、凌永春聚在一起,探讨人生、未来,他们决定一起做电商、卖脐橙。
江西赣州市寻乌县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果园,一年下来脐橙产量超过10万吨。从小到大,凌雨南等人也对脐橙非常了解。
2016年11月开始的脐橙收获季,凌雨南3人做了2个月“微商”,小试牛刀。靠着微信朋友圈的熟人关系,他们卖了2万斤脐橙,赚了1万元。春节后,他们想把体量做起来,但对电商平台一窍不通,决定先去深圳上班学习。
2017年初,凌雨南去了电商公司做客服,工资2300元/月。四五个月里,他感觉所学东西不多,但初步了解各种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比如建立商品页面、处理售后问题等。到了收获季,他们辞去工作,返回寻乌继续卖脐橙。

当时在寻乌,除了微商,也有人开始做拼多多网店,且做得不错。凌雨南几人也注册了拼多多店铺,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脐橙。
凌雨南回忆道,当时拼多多处于流量红利期,尽管他们的店铺几乎没有运营,商品页面也很简陋,但那一季他们通过拼多多卖了6万多斤脐橙,比微商多2倍,总共赚了7万多元。
这一季过去,2018年初,凌雨南又出发去深圳学习,这一次他换了一家电商公司,还是入职客服岗位,但他认真和老板进行了沟通,表明想跟着对方学习电商运营。
这位老板跟凌雨南年纪相仿,看他一心向学,就答应了,每天下班后给他“开小灶”,教他一些电商运营的基础和重要知识,比如商品页面构成、详情页优化、流量直通车等,后来凌雨南也从客服转为运营助理。甚至,热心老板还报了一个电商课程,让他上班时间去上课。
“直到现在,我跟这位老板还经常联系,每年给他寄脐橙,去深圳找他吃饭,成为很好的朋友。”凌雨南说道。
转眼又到脐橙收获季,凌雨南再次辞职,老板极力挽留,他却去意已决,“我们几个小伙伴还是想搞一搞,不管成不成功,都要尝试一下。”临走前,老板向他提议到,农产品销售可以考虑拼多多,因为这个平台对农产品的推广力度很大,“起量很快”。
2018年10月,凌雨南3人小团队加入了吴海平,4个合伙人开始做大拼多多电商销售的规模。“学成归来”的几人,使用短信营销、直通车等推广工具,正经做起店铺维护。彼时,他们还没有自己的仓库、加工厂,挨家挨户采购来的脐橙,借用蓝宁父亲的果品加工厂进行制作包装。
这一季,他们的脐橙销量翻了十番,卖出60多万斤,利润达到28万元。
“过完年后,我们没再出去上班了。我们想开发其他品类,完善一下整年的产品线,卖完两个月脐橙就休息,也不现实。”2019年脐橙停止发货后,凌雨南4人出发到广西、云南发掘新品,在广西卖了一个月越南青芒,由于对品类不熟悉,亏损不少,草草结束;而在云南,青皮蜜桔运作成功,成为公司年中季节销售的新品。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产地行情好,果价低、口感好,公司的脐橙销量再上新台阶,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由于各环节成本优化,利润也达到200多万元。
然而,凌雨南4人也不是一路坦途,公司就在2020年遇到困境。他们跟当地一家大型果业公司合作,投入几百万元,以期货的模式,囤了几百万斤的脐橙、沃柑等。没想到,采购的沃柑品质不佳,大批腐烂;2021年初,脐橙行情走跌,2元收购单价,只能1元卖出去,亏得一塌糊涂。
这一遭,他们几乎将前几年赚的钱赔完。
“退出合作后,我们决定专注电商渠道,注重品质,稳稳当当。”凌雨南介绍道,2021年后期,他们开始增加销售渠道,除了拼多多网店,也成为了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的供应商。当年,公司销售额提升至5000万元规模。
今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政策又成为新利好。“今年寻乌长期下雨,接着干旱,产量相比去年大幅降低,果品收购价涨了,成本上来,销售价也贵了。‘百亿补贴’后,15元3斤的脐橙,平台补贴后卖8-9元,消费者享受到比较优惠的农产品,而我们农民不至于滞销、亏损。”凌雨南表示,从补贴到流量,拼多多对农产品给予了很多实打实的扶持。
凌雨南透露,下一步团队想把“橙上良品”这个水果品牌做起来,还将推动公司成为一个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供应链公司。他透露,公司正在寻乌县开发一个126亩的百香果基地,而明年也将会在云南增加代工厂、仓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