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75 4
2011-06-29
  网络社区流行“无图无真相”,一图在手,胜过滔滔雄辩,但照片肯定是“真实”的吗?利用 PS技术,谁都可以给蒙娜丽莎戴上眼镜,PS技术的蔓延也是无边界的。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ZF网站主页的一张照片中,县领导“飘浮”在一条公路上,图片说明称这几位领导在“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后ZF部门承认,那张相片确实是网站工作人员后期合成处理的,但通乡公路的建设和领导的检查都是事实。


  显然,“领导的检查”是“真”并不能推翻新闻照片造“假”的事实,就好比说,即便陕西真有野生华南虎,也不能证明周正龙的虎照没造假。耐人寻味的是,除了ZF网站工作人员的PS技术太逊之外,到底是怎样的“魔力”使几位当地主要领导得以“悬浮视察”,这里面蕴含着怎样一种官场文化?


  官员的“视察”能够“腾云驾雾”、“御风而行”,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自身轻,身轻如燕;二是下面“拍”得重,“浮升力”自然大。在电脑上轻轻松松PS一下,就展现了视察新建公路的光辉形象,相比之下,某些官员视察时的“摆拍”就显得很小儿科了。这样说,也许冤枉了该县几位领导,因为他们对PS一事并不知情,报道里说:“当天没有专业的摄影人员跟去,拍出来的相片光线不好,网站工作人员就自作主张PS了。”


  如果这个解释是真实思想与客观事实的表述,那么等于承认了以下几点:一,官员的视察本“该”有“专业摄影人员”跟随的;二,拍出来的照片“光线不好”,让人觉得与“领导形象”不般配;三,网站工作人员“自作主张”,胆子是很大的。由这三点出发,会让人生出以下几点疑问:一,领导是为了“视察”还是为了“示察”?二,为什么领导的形象必须是“光辉灿烂”的?三,小小的网站工作人员就敢“篡改”领导形象,是谁给了他们熊心豹子胆,还是基于某种普遍通行的潜规则?


  说起来,这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件,其中最大的教训似乎就是:拍马屁也是要有过硬技术的。但如果静心想一想,就会透过那“悬浮”的脚底板,看到官场的“浪漫主义”手法,看到某些官员倾心学习的“化妆术”与“舞台表演”技巧。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一回虽然戏演砸了,原本想展现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正角”成了“丑角”,但假如这网站工作人员是婚纱影楼的专业影像制作人员出身,PS得天衣无缝,不但不“悬浮”,还很下“基层”,并能根据职位大小按比例分配官员在照片中的“面子”,有关部门还会站出来承认其造“假”吗?
(责任编辑:齐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9 17:17:27
说句实在话,这种照片修改的事情,自斯大林起就从来没有结束过。
如果你看过财经附送的一本杂志, Lens。你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其中多期,专讲几位摄影师,收藏了很多修改后的照片。
这里面的照片,涵盖了1950-1976年,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的照片。人家中照片进行剪切,这些都是政治需要。
把该加的人物加上去,不该出现的人物或者物品去掉(比如一张朱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中,去掉军帽上青天白日的帽徽)。或者主要人物神态不好需要换一张精神好的。 等等。。。
这是有历史的,中央的新闻如此,地方新闻这么做也就没什么了。这位同志通过剪接换一下领导照片,是很正常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写就的吗。不过是有些人不知道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17:48:36
中国,自上而下,都在弥漫着一种欺骗的精神。

这里统计局做的最完美,最令人叹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20:44:37
当代 赫鲁晓夫的帽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21:20:51
上级领导来视察其实是很小的事情,可是在官员的政治生活中确是天大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