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96 2
2011-06-29
前几天有四川会理县的zF网站,领导视察的照片是被PS的。今天又有爆料说,山西寿阳的领导照片也是被PS的。
这说明了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是第二历史。要知道,《人民画报》这样的画刊,在刊登照片前,都有专业的照片合成处理人员,对照片进行加工。
该加的人物加上去,该去掉的人物去掉。该修改的修改。人民画报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其他人不能这样做?

下面是转贴的一片文章,《我们的第二历史》,采访了一位收藏家,讲述了他收藏的修改的照片,甚至是如何修改的批示。


广东美术馆。电梯门徐徐分开,一张展览海报慢慢呈现。海报上有两张“相似”的照片。一张的中央,毛泽东正阔步走在一条土路上,背后是巍峨的山体、耸立的宝塔,以及遥远的几个身影。这是《毛主席在延安》(1943年)。
一旁的稍小照片中,只剩风景依旧。它来自于2006年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开阔创新,再铸辉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因为找不到当年革命圣地的风景说明图,前照中的人物在这里被Photoshop粗糙地“抹去”了。
走进展区,在这个名为《张大力:第二历史》的展览中,还能找到另一张《毛主席在延安》(1943年)。这张黑白照片中,毛泽东身后的广阔土地上多出了九个人,他们有的距离主席很近,或站立或行走,有人面貌可辨。
修改历史照片并非中国独有,被称作纪实摄影之父的马修·布拉迪就1965年就曾在集体照《国内战争的将军们》增加人物,而美国人还曾将总统林肯的脑袋安在了政治主张与林肯完全相反的参议员约翰·卡尔霍恩的身体上,闹出笑话。英国图像历史学者大卫·金曾出过一本《消失了的人民委员》,他从25万份前苏联历史图像中选择精彩部分,来展示斯大林政权治下对历史照片的疯狂修改。
张大力的视线集中在中国:“即使美国、德国、前苏联也都有这样的情况,也会犯很多错误。但他们有自我纠正错误的能力,目前的中国却没有。”
底片与照片,真与假
2002年,艺术家张大力开始了解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照片被修改和美化的事实。次年他开始了一个以此为素材的大型的艺术计划:寻找这些改造前后的图像,将它们并置在一起并详细标注来源。张大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最初,这(些照片)让我感到很愤怒。例如有照片将原有的刘少奇去掉,鲁迅旁边的人有的也被去掉,当时想法比较简单,就是用真假的方式来划分。”
张大力一头扎进了这些历史照片里,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实际证据说明“修改历史照片”的事实。在开始的两三年内他逐渐找到了规律,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是这类照片的数量浩如烟海,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无法用“真”与“假”来粗暴定义这些照片:有时候他能发现原版照片和数代修改版,也有很多时候他找不到原始照片,或者原始照片根本就不存在—底片本身已被修版师加工、拼接。“我不敢保证对比的照片一定是真的,这里面的水太深了,”张大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被修改过的照片本身恰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2005年10月,这个艺术计划以《升华:张大力新作展》为题,在北京某艺术空间内第一次公开展览了其中的38 份对比资料。此后,张大力获得了进入《人民画报》档案室进行研究的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画报》都最精确地代表着官方对新闻的态度—他在卷宗中发现许多原始证据:裁剪拼贴的底片证明了一个又一个的修改事实,未修改的底片背后的清晰标记号表述了修改者的意图:“此人去掉”、“下巴阴影减淡”。张大力将这些原始底片的正反面扫描下来,与出版的照片上下排列在一起。
计划开始后的六年间,张大力搜集整理了200多份对比资料,精选出120份,以“第二历史”的名称出现在美国、韩国与德国的艺术展馆内。张大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搜集的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想让大家知道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大多数看见的都是属于第二历史。”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是它们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国家级美术馆,随后,它们将参加5月在北京举行的《改造历史》艺术大展。
领袖、英雄以及人民
这100多份对比样本被提炼为“领袖”、“英雄”、“人民”三个主题。对此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华非常赞同:“这是现代民族独立国家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
“领袖”部分围绕着毛泽东展开。在跨越数十年的数十份样本中,我们能清楚看到毛泽东是如何被至高无上化的。张大力找到了1936 年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给毛泽东拍的一张著名相片的四个版本:在一幅也许最接近原照的黑白照片(《人民画报》1965 年7 月号)中,毛泽东站在一面残壁前,眼神严峻、眉头紧皱、容颜消瘦,这比较符合当时的客观环境;在1972 年《人民画报》再次发表这幅照片时,背景不见了,毛泽东的面孔光润了许多;另外两个版本延续并增强了这个趋势,在1978 年出版的《毛泽东主席照片选集》中,主席面颊红润、英姿焕发。“一幅历史照片被改订为一张标准的月份牌画。”《第二历史》策展人巫鸿这样评价道。
开头提到的那张《毛主席在延安》(1943年),消失的人群使得照片中只留下毛泽东与象征革命精神的延安宝塔互为印证。而在另一张毛泽东在检阅八路军的照片中,原本站在毛两边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359 旅旅长王震被去掉了,王震原来的位置上精心地绘制出绵延不绝的士兵。
第三种类型的“修改照片”早已被人们所知,在当年甚至自觉执行—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人都从毛泽东的身边移走了。在张大力的《第二历史》中,我们能够找到的例证就有刘少奇、林彪、彭德怀、博古(秦邦宪)、任弼时、彭真、康生、杨成武、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等。这类修改有的可以慢工出细活,有的却猝不及防:毛泽东去世后不久“四人帮”被抓,之后公布的毛泽东追悼会的照片中不得不尴尬地露出空白,站在毛泽东遗体前面的“四人帮”不仅在影像上被抠除,名字也变成了“×××”。
英雄们“修照片”的待遇,从逻辑上等同于领袖。例如从成名到牺牲之间拍摄了大量照片的雷锋。在他那些摆拍痕迹明显的照片中,周围的士兵被修掉,原本的枯树换为了松柏、脏了的袖口被修补起来。在鲁迅和一些诗人在厦门的合影中,后来逃往台湾的林语堂被“绘制”成了一簇草。这样的“黑洞现象”在鲁迅合影中多次出现。对于“人民”照片的修改也多有目的,一些人民照片中的“破旧”元素也因为要顾忌中国的国际形象而被遮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9 22:42:57
推荐,推荐,强烈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0 17:32:10
第二历史,就是这样炼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