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的好处:
1、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
爱情是人类生理、心理发育的必然结果,禁止或压抑不利于大学生正常的情绪渲泄,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大学生个性扭曲、心理***。爱情可以刺激人的高级理性观念和心理活动。法朗士也说:“强烈的爱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对爱情的追求,会使人变得纯洁、高尚。”理智的恋爱给人鼓舞和力量,激发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另外恋爱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一些品质,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再面对形单影只的苦恼与自卑,而是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宽容与人相处;恋爱中的男女也变得勤快,而不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甚至到上午也不起床;恋人们也爱讲究卫生了,不再懒的不洗衣服、不洗头、不洗澡;生活也更加多彩,而不是天天死死的对着电脑拼命。
2、有助于学会与人特别是与异性相处
男女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进入社会不可避免的要与很多异性接触,大学期间和恋人的交流接触就成为了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还能培养自己的表达、判断、选择等能力。允许大学生恋爱,可以避免社会上未婚大龄女青年增加,解决大龄剩女问题。
3、失恋可以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失恋会让人有挫折感,但仍需勇于面对。失恋使大学生学会从失败中站起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使人经过失恋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减少一些不理智行为。
4、恋爱可以提升自我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胡邓曾说过:“谈恋爱过程,其实是在从一个异常亲密的人身上反观自己的不足。你开始要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尝试着由自我为中心到兼顾他人感受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纯粹依靠好朋友,铁哥们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它需要亲密爱人来共同完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同样适合于恋爱,当一个人足够优秀,从而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为了使自己足够优秀,很多人就会努力要提高自己,无论是在外形、打扮上,还是在文化修养上,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竞争,为未来的生存竞争打下了坚实基础,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另外很多恋人互相上进,双双考上研究生也到处可见。
大学生恋爱的弊处
1、恋爱与学业容易形成冲突
国外一些心理证明,18-24岁是人的一生中求取知识的黄金时代。作为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提高智能素质,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大学毕业后的几年,也是一个人智能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为未来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间,而恋爱与求学都是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如果处理不当,势必造成尖锐冲突。
2、恋爱的盲目心理
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理想,在内心形成的对异性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情绪。由于大学生对爱情缺乏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对心目中的终身伴侣没有清晰地认识,在恋爱上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如果一个宿舍里有超过一半的人谈恋爱,那么剩下的人很快就会在短期内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这种攀比似的匆匆地结合,很容易造成自己或他人的感情痛苦。还有很多人把恋爱当作无聊时的消遣,视爱情为游戏,抱着玩玩的心理寻求刺激,打发无聊时间,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缺少对爱情的责任。
3、缺乏物质基础
恋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学期间没几个人有独立的经济基础,而恋爱关系就要消耗一些金钱,如果家境好些,父母会给的钱多一些,如果经济基础不好,就会有一定的压力,甚至会走上抢劫、盗窃等犯罪道路。此外大学生来自于四面八方,恋爱也有一定区域性,而将来就业很难照顾恋爱,给恋爱双方带来沉重的感情痛苦。虽然小别胜新欢,但因两地分居造成诸多不便和情感交流困难,难免会久别情疏,分道扬镳。
4、狭小的生活圈子
两个人在一起的话,仅注重两人的世界,沉醉在卿卿我我之中,往往与原来的伙伴疏远,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很有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和自己班级同学的陌生,不利于大家的融洽!而且也因为两人的关系放弃很多社会、学校的实践活动。半夜发短信、打电话也影响了别人的休息,不利于集体团结。
5、引发道德问题甚至犯罪
大学生开放的性观念使得有些大学生恋爱只顾自己甜蜜,全不管其他同学感受,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搂搂抱抱、勾肩搭背,做出很多不合身份的行为。大学生非法同居、适婚、未婚先孕、堕胎、三角恋爱及争风吃醋引发斗殴事件屡有发生。 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恋爱高消费而挺而走险,进行偷窃、诈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