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jq1113 发表于 2011-7-2 13:04 
Anonymous 发表于 2011-7-1 10:11 
席酉民和他的博士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批判实证研究。此文发表在《管理学报》2011年第7期,作者是席酉民的博士,现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我的看法是,这类批判反思性的东西,最好还是由徐淑英、谭劲松(指加拿大约克大学那个)等人来写比较合适。只有真正做严谨研究并取得具有影响力成果的人,才能更了解某个(些)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如果自己对某种方法都根本不精通或从来没用过,怎么去反思和批判?当然,装逼批判别人总是很爽的,这样能显得自己比别人牛逼嘛。。。
《管理学报》允许这类文章发表本身没错,但最好邀请华人管理学界有成就的人来撰文,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杂志上撰写此类文章的人多是在管理学界甚至本校、本院混得不咋地、无任何学术成就、也似乎难以出头的无为中年。。。。
————————————————————————————————————————
酱油哥哥的回帖(个人感觉说得比较在理):
“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我已经明确表达过很多次了:不去深入了解某种方法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批判那种方法。
例如,杨小凯有资格批判经济学中的数学,张五常却没有资格。即使你不懂某种方法论,你至少也得是这个方法论的历史学研究者。”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28093&page=4&from^^uid=1818904
你和所谓酱油哥哥的想法看似无懈可击,但却不适合中国的学术界。问题就在于所谓的大牛们哪有时间来写这种批判性的东西。那么按照你的逻辑就是他们不写也就没有人可以写了。如果觉得有问题,再请实证研究者本人回应不就行了!?如果这些学术自由都没有,那才真的是所谓的碌碌无为!
请注意我说的后面一句,你可以不懂某种方法,但你不可不懂这个方法的历史演变。你可以不精通相对论,但你必须对相对论的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否则,你根本没有资格来评论相对论。
所以,如果你不去了解实证而觉得实证有问题,那不是严谨的批判,研究者没有义务向你回应。除非你向他请教(而不是批判)!
当然,怎么说是个人的自由,怎么回应却也是我的自由。
倘若我的观点还没有被你所了解,那我再浅显一点:我觉得严谨的实证研究都是有思想有深度的东西,个人绝对排斥为追求方法而实证。你要批判也可以,但是你至少也得去懂一点方法论。
现在很多人动辄就说现在的实证太多了,没有思想,等等。那么我请问,实证占多少才不算多?一边说不懂方法,一边又说人家的东西没有思想,这实在是打自己的嘴巴。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实证研究确实存在大家所讲的各种问题。
但是,所有的批判都应当建立在自己独立的分析判断之上,不要人云亦云。
独立严谨的研究精神才是最值得倡导的,该文字的文字,该数学的数学,其他都是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