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增长,中心由欧洲转至中美 
全球 UNPRI 签署机构数量近三年呈现加速增长。受相关法规及反漂绿影响,2015 年起欧洲 ESG 投资规模占比逐渐下降;美国可持续投资规模持续上升,2020 年资产总额突破 17 万亿美元,占专业化管理资产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近十年来中国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双碳与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ESG 基金规模已突破 7400 亿元。此外,绿色信贷市场发展迅猛,我们预计绿债贴息政策进一步落地,2%至 3%票息占比提升,
2023 年绿债发行量或将超 1.8 万亿。 
 ESG 信息披露框架逐步统一 
今年以来“反 ESG 事件”持续发酵,督促 ESG 信息披露规范与统一,欧美国家对“漂绿”审核趋严。国内 ESG 产品尚处高速扩容阶段。大型主权基金 ESG 投资组合正在面向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招标,包括可持续投资与战略新兴产品。我们看好后续更多政策落地,进一步促进 ESG 披露和投资走向标准化。  
气候问题仍占据主导地位推动 ESG 
在 ESG 议程上,气候问题既反映了全球气温上升的生存威胁,也反映了遏制这一威胁的争分夺秒。2022 年 8 月 12 日, 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了《2022 通胀削减法案》将使美国在 2030 年的碳排放水平将下降到 2005 年的 31-44%。国内方面,中国碳减排已经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1+N”完整政策框架。此类气候法案与框架将会进一步推行并被其他地区广泛采纳。  
社会因素(S)重要性愈发凸显 
近年来中国ZF致力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目标,监管中对社会类 KPI 的披露要求明显提升。随着央企 1+N 系列指数发布,越来越多产业基金采用 ESG+乡村振兴影响力投资管理体系,我们预计明年将有更多由上至下推行 ESG 政策落地,致力于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目标。 
 ESG 新兴议题 1)在产业数字化、信创浪潮下,数据安全问题无疑将成为未来
ESG 的重要议题之一,我们预计更多上市公司会利用科技赋能数据安全,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意识,并嵌入企业 ESG 管理体系中。
2)食物系统变革提上日程,减缓现代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损伤。3)新冠疫情再次引发全球对健康危机的思考,新型抗生素与抗生素替代品研发持续进行,抵御变异速度加快的细菌威胁。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