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774 5
2022-12-15
融入场景是互联网保险发展必然趋势,渠道将长期主导行业发展,保险公司必须拥抱场景。缺乏自有场景和流量,无法形成业务闭环,曾经是投资者对众安商业模式最大担忧。但这一担忧有望逐步消除:1)流量平台更多选择轻资产商业模式,保险更多作为变现工具,为产品提供方融入场景提供机遇。2)强监管重塑产业价值链,为产品提供方预留合理利润空间,也提供了更健康的竞争格局。3)众安凭借“保险+科技”双重基因,成为平台保险变现的首选合作伙伴。4)众安借助公域流量的自营新模式已经成熟,2022H1自营渠道保费占比升至22%,渠道谈判能力得到巩固。“小赛道,大公司”,众安保险有望在互联网非车险赛道成就规模壁垒,2022H1综合成本率下降至99.2%,费用率降至43.0%,未来有望实现可持续的承保盈利。基于上述考虑,给予公司2023年2.5xPB,目标价29.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兼具“保险+科技”双重基因的公司。众安在线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蚂蚁集团、腾讯控股和中国平安均为公司创始股东,兼具“保险+科技”基因。公司拥有复合背景的年轻(大多年龄45岁以下)管理团队。公司收入来自保险、科技、银行和其他四个分部,其中财险业务是核心。2022H1保费收入和份额位居互联网产险市场第二。上市后于2020年首次盈利,2021年承保利润转正。

  ▍保险:主赛道有空间,新品种有潜力。众安保险依托互联网财险牌照,布局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和汽车四大生态。2022H1四大生态分别贡献总保费的41%、36%、17%和5%。健康和数字生活是保险核心板块。

  健康:长期看受益于严监管。互联网健康险行业规模近800亿元,严监管加剧马太效应。众安健康险主打爆款策略,从单一保障产品走向“保险保障+增值医疗服务”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加固护城河。由于客群年轻,赔付率2022H1为50.3%,低于行业;自营渠道占比2022H1升至22%,渠道费占净保费率降至14.1%,是承保盈利的主要原因。

  数字生活:产品创新和拓宽服务场景支撑稳健增长。数字生活生态由原生活消费生态、航旅生态合并而成。退运险是生活消费类主力产品,服务场景拓宽至直播电商。航旅业务受局部疫情负面影响。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宠物险有望创造更大增量。

  消费金融:聚焦头部平台,强化风控,有望穿越周期。以信用保证、保证保险为主,通过联合持牌金融机构,为合作平台用户提供有增信的消费金融产品。2018年以来公司聚焦头部平台,收紧风控,压缩规模,并通过再保进一步降低风险,从周期压力测试来看,具有较强韧性。

  汽车:借助平安线下服务,实现低基数高增长。众安与平安产险合作采用共保模式,推出“保骉车险”。2021年,受车险综改影响,汽车生态总保费9.46亿元,同比下降28.8%;2022H1,受益于汽车消费景气度回升以及新能源车险增量,公司汽车生态总保费5.33亿元,同比增长41.1%。

  ▍科技:发挥科技基因,突破保险边界。1)内部赋能:提升运营效率。2)对外输出:国内建立梯度客户体系,客群拓展至其它金融同业。海外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科技板块逐步减亏,未来三年有望扭亏为盈。3)孵化独立:优选潜力赛道,服务生态建设,2018年和2022年分别孵化了暖哇科技和众企安链。4)多元跨界:成立香港首家虚拟银行ZABANK和全数码化保险公司ZAInsure,通过二者协同,探索服务香港市场。

  ▍壁垒:凭借“保险+科技”双重基因,成为平台首选合作伙伴。融入场景是互联网保险发展必然趋势,渠道将长期主导行业发展,保险公司必须拥抱场景。缺乏自有场景和流量,无法形成业务闭环,曾经是投资者对众安商业模式最大担忧。但这一担忧有望逐步消除:1)流量平台更多选择轻资产商业模式,保险更多作为变现工具,为产品提供方融入场景提供机遇。2)强监管重塑产业价值链,为产品提供方预留合理利润空间,也提供了更健康的竞争格局。3)众安凭借“保险+科技”双重基因,成为平台保险变现的首选合作伙伴。4)众安借助公域流量的自营新模式已经成熟,2022H1自营渠道保费占比升至22%,渠道谈判能力得到巩固。“小赛道,大公司”,众安保险有望在互联网非车险赛道成就规模壁垒,2022H1综合成本率下降至99.2%,费用率降至43.0%,未来有望实现可持续的承保盈利。

  ▍风险因素。消费金融生态承保资产质量大幅下降,出现承保亏损;汽车生态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保险竞争超预期;监管收紧超预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产品和服务创新迭代不足;自营渠道份额无法维持,营销费用投入超预期;股债市大幅波动;科技及银行业务投入超预期,减亏不及预期;数据信息保护不力,风险定价能力不足。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测2022/2023/2024年公司总保费分别为223/260/302亿元,同比增长9%/17%/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3亿元,归母净资产分别为157/165/178亿元,对应其BVPS预测分别为10.65/11.20/12.08元。公司现价对应PB为1.73/1.65/1.53x。考虑公司主要核心业务为产险,适用于PB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明显的轻资产模式和科技属性,参考公司2019年以来估值中枢2.5x,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5xPB,目标价29.2港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2-15 14:01:21
点赞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4:28:10
点赞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5:32:3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8:39: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9:52:46
好贴就点赞,一起拿积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