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1159 9
2022-12-21
张鹏、黎诗韵 极客公园 2022-12-21 10:00 发表于北京

距离罗永浩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台、全力进军 AR 创业,已经过去半年了。


上个月,他的新公司「细红线科技」宣布获得一笔 5000 万美元的昂贵天使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蓝驰、联想等机构跟投,估值已超 2 亿美元。「我们算是比较幸运。」谈及新融资,罗永浩对极客公园表示。


自 2014 年开始,极客公园几乎见证了创业者罗永浩的每一次成长。几乎每一年,他都会登上 IF 大会的舞台,与创始人兼总裁张鹏分享他的新近发展和思考。前不久,他再次应邀出现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3 上,而这次,在录制这个聊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他与从前的不同之处。


不同于过去每一次都会出现「即兴发挥」,这次访谈中,他果真「守口如瓶」——凡是答应合伙人不该向外界透露的公司进展,他一律坚定地婉拒了讨论。过去见投资人,他常忍不住兴奋地和对方大聊产品,而现在他能真正理解投资人的判断逻辑,愿意主动谈论对方在意的问题(赛道、时机、做成的概率等)。


不仅如此,在创业的方法论上,他也成熟许多:比如,现在的他会邀请一个自己会真正「忌惮」的合伙人,也会聘请专业的调研团队摸透产业链,还懂得了借由与投资人的沟通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每当谈到这种对比,他总忍不住眯着眼睛笑起来。「如果你(为我的变化)感到吃惊,只能说明我当年有多糟糕。」


这一切源自于上一次创业失败,他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在脑海里进行思考、复盘。而他见的每一个投资人,也几乎一定会问他,从上一份创业经历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帮助他一步步修正自己,成为一位「更合格的创业者」。


罗永浩说,如果手机业务倒闭后,他的脱胎换骨是一个大版本升级的话,他觉得自己未来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大版本升级了。他说,「因为不断修正自己已经成了习惯,我今后可能随时随地都是小版本升级。」


以下是极客公园和罗永浩的对话全文:



01

谈融资:一个和「大航海时代」

匹配的优秀「亡命徒」



极客公园 :你最近宣布融资结果后,有媒体报道,「罗永浩一个人拿到了十月份全球 XR 赛道 1/3 的投资额」。听起来蛮震撼的。

罗永浩:那不至于,可能是夸大其词了。


极客公园:从融资额、融资方、融资速度这几方面来说,这次融资跟你的预期匹配吗?

罗永浩:融资时间比原来长了一些。(但)融资额基本是符合预期的,我们感觉比较幸运,融资方整体阵容还是实力很强的。


极客公园:我很好奇,你这次见投资人,和你在锤子科技创业的时候见投资人相比,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罗永浩:其实这些专业的投资机构,跟我当年见的那些专业的投资机构,问的逻辑、出发点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我的变化比较大。

投资人永远关注底层的商业逻辑和做成的概率,比如赛道有多大、时机对不对、团队未来怎么建设等等。但当年我第一次创业,我对这些一无所知,我就是一个一门心思想把产品做好的、严重不合格的创业者。所以我坐下来就使劲跟人家聊产品,甚至聊到很细的细节,而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不关心这个。所以当时我们完全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

但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现在我再去跟投资人聊的时候,他们想问的、关心的(商业逻辑),我能真正的理解了。我们现在基本是在同一个频道上进行交流。而至于我对产品的热情,如果对方凑巧懂、也关心,我就会讲,如果他不懂、也不关心,我就不讲。

总之,投资人以前很正常,现在也很正常。我当年非常不正常,现在终于正常了。


极客公园:我跟你的投资人聊过,他们也惊讶你有这么大变化。特别是你为公司的终局设计了最好、中等、保底的三种方案,以前你可能就冲着最好的方案去了,但现在你会有更谨慎的退出机制。这本身就很匹配投资人的思考逻辑。

罗永浩:这个其实也是被投资人问的结果。我本来想奔着我的目标去,但投资人会问你,如果你的第一目标实现不了,你有没有相对让步的目标?因为他们不想投给你的钱血本无归。所以从他们的角度问这个问题,再自然不过。

这就迫使我去想,当我的第一目标实现不了的时候,让 1 步什么样、让 2 步什么样、让 3 步什么样。我相信这样思考的结果,对我和投资人来说都是好的。


极客公园:不过我听到也有投资人从相反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他们还是比较信那种「追求唯一的、伟大的目标」的创业者。

罗永浩:实际上我就不说是哪家机构了,这轮融资也有一、两个机构,他们最终没投的原因是,觉得我没有那个「劲」了。对方问我说,你为什么会想第二、第三?按你原来的锐气,不应该直奔第一去吗?有的投资人就吃这套。

但是我今天去跟投资人交流,我不会管他吃哪套,我会统一给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是我真实相信的、且深思熟虑过的。


极客公园:你自己也提到,今天你在商业理解上的成熟,都是因为锤子的失败。其实,投资人都很看好「连续创业者」,特别是有失败经验的「连续创业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踩过坑了,接下来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罗永浩:我以前觉得,如果一个人创业失败,那他不就多了一个糟糕的信用(记录)吗?如果这个人连续两次、三次创业失败,那他的信用不就是一片狼藉吗?为什么资本会投这样的人?但后来这个事儿就很清晰了。

投资人喜欢重复创业的人,因为他们身上通常有两个东西:第一,他们已经把创业该犯的很多错误都犯了,所以他们的成功几率比较大。第二,如果创业者经历过多次摧残和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仍然没事,那他就被事实证明了具有创业的意志、精神、执行力等等。


极客公园:所以你觉得这次大家投你,有多少是出于你这个人?有多少是出于你做的这个事?

罗永浩:我听到一个说法还挺高兴的。其实跟我相关的项目在多数机构都会引起剧烈的争议,某一家投了我们的机构负责人说,他当时问了投委会成员一个问题,这个赛道我们要不要看?大家对 AR 赛道是没有异议的,这是未来。他下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浮出水面的创业者当中,我们如果不投老罗投谁?大家其实没法回答。

他还举了哥伦布的例子。当航海时代来的时候,除非运气不好、遇到台风船沉了,否则只要有执行力,有冒险精神往那个方向去的,很多都是有斩获的。因为时代和机遇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他说我们需要找一个有执行力,有百折不挠的冒险精神、甚至还有点「亡命徒」气质的人。他认为我就是这个人。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我听完了以后非常高兴,也很感动。


极客公园:所以终于让你理解清楚了,你身上那种「亡命徒」气质是有价值的,刚好跟这样一个探索的时代是匹配的。

罗永浩:对,大家会理解 AR 这件事周期长、风险高,创业团队成的几率比较小。但实际上,创业团队、或者从大机构里单独立拆分出来的团队,成功几率比较高。而巨头在这个时代成功的几率反倒是最低的。

你去看 PC 时代各领风骚的那些巨头们,操作系统的微软,硬件的 IBM、惠普等,在智能手机时代全都没它们什么事了。真正的赢家是苹果。当然有人会说,苹果也是 PC 时代的赢家。但在 PC 时代,苹果是被商业教科书当成失败者的经典案例来说的,它是代表性的 loser,而不是 winner。这不是我的看法,是事实。

所以从这个角度,在下一个 AR 时代能够成的,大概率、或者几乎不可能是现在这些智能手机时代的巨头企业。这件事的深层逻辑是,如果你在旧时代成为了赢家,你想自己颠覆自己,这是不符合人性的。


极客公园:而且不光要有「亡命徒」气质,更要有执行力。

罗永浩:如果是单纯的「亡命徒」没用。一个好的「亡命徒」要有足够多的经验、足够强的执行力。我听我们投资人说完哥伦布之后,我回头又把哥伦布的故事整个复习了一遍,还挺过瘾的。

极客公园:听起来投资人好像 50% 看重的是方向, 50% 看重的是你这个人跟这个时代的匹配?

罗永浩:可以这么理解。



02

谈创业规划:

做好产品还不够,

终局拼的是资源



极客公园:我记得在 2018 年的极客公园大会上,你就谈到了 VR/AR。我当时感觉你对这个领域非常有兴趣,并且你已经形成了一些判断,认为科技的未来一定会往这个方向走。从当时算起,这 4 年来你对  VR/AR 的认知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罗永浩:如果从 2018 年开始算,我基本上认知的变化没有很大。但是如果倒推到 2014、2015 年,我认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当时看到了 Oculus(注:一家 VR 公司)的 VR 设备工程机,那个时候觉得这个就是未来,但后来我发现下一代的计算平台应该是 AR 而不是 VR。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团队的独特看法,而是产业界的共识。


极客公园:这4年来,整个 AR 产业链是不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罗永浩:变化确实很大,这其实主要得益于 VR 产业的发展。虽然我们不认可 VR 是下一代计算平台,但是 VR 成与不成、成得有多快,直接决定了 AR 什么时候能成。因为这里边有大量的元器件和技术是复用的。

现在 VR 每年出货量已经达到千万级,这意味着它快成了。等到它真的成了的时候,VR 一年出货上亿部,它就会带来 AR 相关技术的提升、大幅降低很多元器件的成本,使得 AR 时代尽快到来。所以我们虽然不做 VR,也不信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观,但是我们比谁都希望 VR 成。VR一定要大成,才能带动 AR 更快更好的发展。


极客公园:如果 2018 年你没有债务问题,锤子发展也很好、手里又有钱,你当时是不是就已经杀进了 AR 行业?

罗永浩:当然当然。因为当时的债务问题,我做了一个还款的 5 年计划。不然我肯定当时就开工做了 AR。


极客公园:你觉得如果当时开始做,时机会比现在更好吗?

罗永浩:不好说。融资环境肯定会比今天好,但是那个时候如果整体上把这事想得偏乐观,现在有可能反倒危险了。我创业这么多年走下来,看到很多被认为是特别好的机遇,后来被证明是无穷无尽的烦恼。而所谓「灭顶之灾」,后来被证实其实是好事。很多东西并不是完全由你控制的。

所以我(现在)不太去想这些事。任何时候,只要时机还来得及、合乎商业逻辑,又是自己终生想做的事,那赶紧做就可以了。


极客公园:我知道你在筹备这次创业的时候做了很多调研,我身边 VR/AR 领域比较优秀的人,你几乎全去见了,我非常吃惊。你当年做手机的时候,是没有这个状态的对吧?这次你怎么愿意调研这么多他人视角?

罗永浩:其实不怕丢人,我现在做的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常规操作。当年是因为太无知,所以很多基本该做的事都没有做。我现在只是补足了基本功课,如果你感到吃惊,只能说明我当年有多糟糕。

当年,我们负责前期调研工作的都是一些产品经理,或者我自己。我连这个岗位都没有设置。所以我以前老问别人,你们公司战略部是干什么的?听着特别假大空。但是现在,我们聘请了来自知名企业的、负责战略分析和前期调研的专业团队。我以前调研三个月弄不明白的事,他们现在两个星期出一个报告,内容的详实度、专业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等等,优秀到可以卖钱。

当然,我们当年想像今天一样,把产业里的企业都见一遍,未必见得到。因为当年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私立培训机构的老师、一个相声演员。不过,真正的原因不是见不到,还是因为无知。我当年创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做过商业,没有形成充分的商业认知。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吓人的。今天我也不敢说没有这样的问题了,但肯定越来越少了。


极客公园:那在调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罗永浩:从我们前期的调研来看,我们会认为目前产业界说的「AR 时代来临差不多要 5 年左右」,这个说法有一点点可疑。很有意思,你问他们(要多久),他们说 5 年,边上就会有个朋友说,「诶,你 5 年前也说 5 年」……会有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认为,大概率是 5 年往右,而不是 5 年往左。

而因为很多核心玩家都已经在筹备这件事了,所以我们见的所有产业相关的人,最悲观的也不觉得会超过 10 年。它肯定就是 5 到 10 年的事。我今年 50 岁,我再做一件事,还可以再做 10 到 15 年。从这个角度,5 到 10 年我就毫无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2-21 13:17:49
点赞支持感谢分享
沙发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1 14:10:31
点赞支持,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1 14:26:3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1 14:32:30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21 16:04:44
罗永浩更像是个综艺人士,做企业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