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已达274亿美元,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占据80%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稳居主导地位。
贝索斯的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也完美演绎了“如何打烂一手好牌”。
2004年,亚马逊作为全球最早的电商公司之一,已经拿下了加拿大、德国、日本市场。于是,它意气风发地买下卓越,进军已拥有8700万互联网人口的中国。
那时候,马云的淘宝刚刚成立一年,还处于“线上洽谈,线下交钱的上古网购时代”。刘强东刚刚开起了“京东多媒体网站”,主业还是在中关村卖光磁。亚马逊唯一的对手是同样以图书业务起家的当当网。
如今将近20年过去了,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占据了中国70%以上的电商份额,就连当当都还依靠卖书坚强地活着。
2019年7月18日,亚马逊关闭了中国网站的商家入驻渠道,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的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近日,亚马逊还官宣将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停止Kindle中国电子书店运营。
由此可见,旧首富们并不是不看重中国,而是在欧美成功的经营策略在中国大受打击。总结旧首富们的失利,微软干不过盗版、阿里,亚马逊干不过淘宝、京东,这和新首富们形成了鲜明对照。
特斯拉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推出的是售价高达七八十万的Model S,主打豪车概念,从而一举树立高端形象,再加上火箭发射所带来的极客形象,在中国定位清晰精准,利润高销售规模大。

Model S是特斯拉最早进入中国的车款
更不用说,正是上海超级工厂将特斯拉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如果说特斯拉起码还有中国本土的竞对。那么对于LVMH集团来说,在缺少奢侈品文化的中国,可以说是“只有朋友,没有对手”。
不光是LVMH集团如此,2021年,国际其他几个奢侈品巨头:爱马仕、历峰集团、开云集团在亚太(除日本)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47%、45%、38%。
“含中量”越来越高,奢侈品巨头们的财富才会越来越高。
03
“含中量”争夺将成常态
留给新旧首富们可以追求增量的地区已经不多了。
这种趋势的出现,本质上来自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十年前的11.4%上升到了18%以上。
这些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这样的引擎作用,第一来源于中国拥有着14亿人口带来的消费力。
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中国人均GDP也从2012年的3.98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8.10万元,十年间,我国人均GDP累计增加4.12万元,累计名义增长率达到103.6%,即实现了人均GDP翻一番。
2012年,中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07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也翻了一番有余,变成440823亿元。

中国高端消费力被各方密切关注
在这样的巨量增长中,受益的是在中国成功完成业务落地的消费品巨头们。LVMH集团在2012财年时,亚洲(除日本)地区收入约为79亿欧元,而十年过后,已经增长至224亿欧元,增长超过180%。这样的增速远高于其在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
第二也来源于中国不断升级的制造能力。
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间,开始逐渐减少了低端制造业比重,向中高端制造业进行升级,并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和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
这样的供应链环境,对旨在开拓消费中国消费市场的工业企业,更加具有吸引力。
如今,特斯拉已经把供应链建在了中国,上海超级工厂落成投产之后,其多种车款的价格快速下降,在国产品牌面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近日,还有消息称,德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将把业务永久迁往中国。据悉主要原因是欧洲日益高企的能源成本以及中国的广阔市场。

德国巴斯夫正酝酿激进的中国投资计划
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指出:中国已经有能力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是国际环境的塑造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了。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预期向差的当下,中国市场愈发珍贵。
世行最新的综合研究报告《全球经济衰退迫在眉睫》显示,随着多国央行纷纷加息应对通胀,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经济衰退;经合组织11月22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表示,预计美国经济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5%;欧元区经济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5%;英国经济明年将负增长0.4%;摩根士丹利预计,2023年美国GDP增速仅为0.5%,欧元区同比萎缩0.2%,而中国明年GDP可能会增长5%。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留给新旧首富们可以追求增量的地区已经不多了。对于每一个想要登顶全球商界的企业家,中国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