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2-12-19 19:22 发表于北京


如果评选中国历史文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山西绝对是种子选手。从平遥古城到应县木塔,一座座保存完好、价值连城的古建筑,见证着三晋大地千年来的风霜雨雪。
在晋东南有这么一座城市,堪称山西地势之险与文化之美的集大成者。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历朝历代的重镇与兵家必争之地,她就是——
长治!


俯瞰今日长治。
供图/视觉中国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长治市的GDP在山西仅次于省会太原,是当之无愧的“山西第二城”。身处长治总有一种奇特的感觉,这里的时间仿佛过得很慢。路上行人总是有着缓慢的节奏,街道还是一副几十年前的旧模样。因为高山的阻隔,就连风也变得舒缓。偶有些高楼大厦,提醒着人们这里还是现代社会。可走过长治的“凯旋门”上党门,转过街角,说不定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也许是一座城隍庙,也许是一座辽代佛塔。总之在这座城市里,从不缺少突然间的穿越感。
潞安府城隍庙,已在此矗立700余年。
摄影/石耀臣
01 高山环抱,这里就是天下之中!
长治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最早有人活动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此后历朝历代,长治也从未远离过文明核心区域。
史书中记载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都在长治市西及西南方向100余公里的位置;先商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在长治市正南方向100公里左右;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在长治正东方向不到100公里。
这都说明了一件事情,在古人的心目中,长治处于文明的核心区域。长治的历史文化正如其名,源远流长,正理平治。

千年历史,仿佛只在一瞬。
摄影/李平安
作为一直以来的文明核心区,长治这片土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都来源于长治。
传说时代之后,进入到封建时代,周天子分封天下,一个被称为“潞国”的国家在这里诞生。而“潞”这个名字,在长治被沿用了上千年之久,从潞州、潞安府,到今天的长治市潞州区和潞城区,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在长治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古老的庙宇早已无人祭祀。
摄影/石耀臣
想要了解长治,就得先了解它更有名的古称——上党。熟悉历史的朋友,对于上党这个古地名绝不会陌生。不太了解的朋友,应该也知道一味叫做党参的中药,它的“党”字就来自于上党的党。
古人所说的上党,范围曾多次变化,如今已没有“上党郡”这一行政单位。但作为曾经上党的核心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治,依然留有很多旧时的记忆。

总管天下城隍的都城隍庙。
摄影/李平安
地形破碎的山西,所有大城市都位于山间盆地之中。大同盆地的大同与朔州,忻定盆地的忻州,太原盆地的太原和晋中,汾河下游的临汾和运城。这五座盆地从东北到西南方向连成一线,城际之间交通并无障碍,构成了山西城市群的主要样貌。
长治则是个例外,长治盆地位于山西东南部,与其它盆地距离相对遥远。中间又有绵延400余里的太岳山阻隔。相比于山西的其他城市,长治更像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

上党高地,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制图/田东玉
如果仔细观察山西省的版图,就会发现山西的形状像是一个规矩的平行四边形。其东、南两个方向都是黄河冲击出来的广阔平原,而山西东南部地区的长治、晋城两市,因为太行山的向南延伸和王屋山的向东延伸,就成为了一块突出的高地。这块高地,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党高地。
2000多年前,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率领着战争机器一般的秦国军民,开启了其一统天下最重要的一步——夺取上党。

五凤楼,见证了多少兴衰荣辱。
摄影/石耀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秦国不惜孤注一掷,动员了汾河平原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秦王甚至亲自上前线督战。最终,秦国赢得了长平之战,将上党纳入秦国版图。自此,关东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吞并,华夏一统,仅剩时间问题。
上党的重要性,在于其险要的位置。 纵贯南北的太行山就像一堵墙一样,隔绝了华北平原和山西诸平原谷地的交通。只有八个隘口供山西向外交流,这八个隘口被称为“太行八陉”。而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就位于长治市东侧。


太行山大峡谷。
摄影/焦潇翔
后周的柴荣拿下了上党,就可以让他的手下大将赵匡胤直捣太原;隋末占据山西的刘武周攻不下长治,所以在对抗李唐的时候始终要担心背后的安全。这是上党高地对于古代政权的意义,有了上党高地,便有了阻挡来犯者的锁钥,也可进一步图谋整个黄土高原。
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治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地理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不无关系。今天长治市已经不再是军事冲突的前沿阵地,但其地势之险峻,域内之富饶,让长治内部的许多历史遗迹得以保存,时至今日,仍然以完整的姿态被人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