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987 0
2011-07-05
具体信息看附件,下面是对该培训班的简单介绍
一、培训班简介
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ZF2009年郑重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在提出上述目标的同时,还提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从2020年起将开始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碳风险,将是未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目前,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

为了帮助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产品及服务碳足迹评估,应对国际贸易中碳关税、规避碳风险,并推动我国碳计量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联合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宜兴市人民ZF将于2011年9月23日-25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办 “产品与服务碳足迹计量与认证”专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Ø
培训内容

l
国际气候政策分析

l
国际碳交易体系运行机制介绍:EUETS、CDM与VER

l
国际贸易与国外产品碳标签制度发展及现状

l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过程与案例分析

l
产品与服务碳足迹计量内容与方法

l
产品与服务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书撰写及评审要求

l
中国节能减排政策解读及未来走向分析

l
中国碳市场发展预测及应对方略

l
中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发展与未来走向

l
碳关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Ø
培训方式

以专家授课为主,同时采取现场互动、企业考察方式。培训班将提供培训及相关参考资料。
三、授课专家
Ø
张小丹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副主任,中国绿色采购网络(CGPN)副秘书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标志产品ZF采购政策研究与实施推广、环境标志国际合作与互认、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核查核证工作等。曾主持国内外ZF绿色采购相关政策的研究,研究建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ZF采购制度。
Ø
邢厚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海外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等研究工作。曾经参与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专项规划的相关研究和起草工作。
Ø
张建宇

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核心专家组成员,国家环保总局顾问。一直致力于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中国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问题,协助起草和建立了第一个全面的地方性(辽宁省本溪市)二氧化硫管理办法。主持并参与了中国全面论述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著作的编写工作。
Ø
Dan Dudek

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总统环保顾问,美国联邦环保局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外方委员,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开创了首例涉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不同污染物之间的交易,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设计了第一个公司内部的温室气体交易系统。自1996年起在中国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工作,2004年获得由中国ZF颁发的国际友谊奖。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